现在年轻人还研究哲学么?为什么说年轻人不要过度沉迷哲学? 一般情况下人会沉迷于即时反馈机制很强的事物,大多是能迅速满足感官享受的,比如短视频、游戏。 可哲学的反馈回路可长了,从你接触一个理论,到理解一个理论,再到观察或者应用于实际生活,可是个漫长的周期,更恼人的是还会经常收到负反馈。 这还能让人过度沉迷也太难了吧? 那什么样的人才会沉迷哲学? 以鄙人的经历和观察来看,除了天生有哲学天赋的人之外,普通人开始接触哲学大多是由于某个不期而至的痛苦经历让你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巨人叫疑惑,从而无法逃避地开始思考摆在你眼前的难题。 你根本绕不过它,正所谓人心不死,道心不生。 由于智力有限,现实里也难见智慧超群的人,这样你会自然而然地求助于圣贤先哲。 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再加上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慢慢地你开始有长进了。 但是,这是最危险的时候。 因为这时你会发现过去多年来一直习以为常的事物、一直以来深信不疑的理念,大多是被周遭世界潜移默化地灌注在自己脑海里的。 你开始感觉恐惧,开始反对一切,慢慢地发现一切无意义。 这是虚无主义,是哲学道上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危险?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具备重新建构一切的天赋和心力,而处于此阶段的人又根本回不去从前的阶段,只能被逼着往前冲。 可是破而后立、揉碎重组又是个极难的过程,卡在虚无阶段的时候就是你开始抑郁的时候。 什么时候冲破这一关就意味着你破茧成蝶进入人生的新阶段了,会比之前强大数倍,这就是尼采说的“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可如果心力不足或者慧根不够,就难免会落下个忧郁成疾甚至郁郁而终的结局。 可吊诡的是,如果你生活平顺,一辈子都遇不到能把你揉碎的经历,干嘛要碰哲学呢? 我的结论是:沉迷哲学的人,并不是他选择了哲学,而是哲学选择了他,但最后哲学会把他带向何处,这就看他的造化了。
现在年轻人还研究哲学么?为什么说年轻人不要过度沉迷哲学? 一般情况下人会沉
长江有大中
2025-01-28 00:21: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