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考古博物馆之绿松石龙形器(二里头文化)(5) 再次欣赏考古博物馆的绿松石龙形器。中华第一龙这个超级国宝每个人看到都会“哇”出声,作为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连二里头遗址都没有原件,整体被迁移到了北京。作为国宝,除了惊叹它的精美外,有很多细节千万别错过。 ①头部和整体 它分为头部,龙身,铃铛,龙尾和条形饰,整个造型灵动活泼。方形龙头,梭形眼,鼻子和眼睛是由绿松石和白玉组成。 学者认为鼻子的白玉部分其实是蝉的形象,这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循环,灵魂升天的信仰。往下尾巴卷曲,最下面是一条条形饰,这几部分缺一不可。 ②菱形纹路细节 看考古学家冯时的《夏代史料考证》,他提到夏商的龙纹饰一般分两种:菱形和鱼鳞型,这件龙形器则是12组菱形组合。冯时认为,龙同时兼具阴阳两种属性,菱形表示阳,位于东方的升天之龙具有阳的属性,即是这条。 ③了解寓意,大有来头 据说有个神人用天文软件观察公元前2017年6月21日的苍龙星象星象图,在图上把各星体连起来对应的形状就连成了这件绿松石龙,就是这件龙形器的对应来源。 龙头眼睛、鼻子、龙身上的铃铛、龙尾和条形饰均指向“银河”,每一处都能在星宿上找到位置。而6月21日是夏至,绿松石龙形器记录下的星象图则被认为表明了二里头“夏”的寓意,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这条龙也被学者们认为是中国龙图腾最直接也最正统的根源,相关的研究很多,这是其中一个说法。 博物馆对文物的文字介绍较少,我们大多时候看个新鲜就过去了(我有时候也是这样),但在远古时代,这些器物包含了古人的宇宙观,对神秘土地和大海星辰的探索和想象远超当今人们的认知,越是科技匮乏的年代,想象力和隐喻的力量越是强大。
二刷考古博物馆之绿松石龙形器(二里头文化)(5) 再次欣赏考古博物馆的绿松石龙
乐乐旅途点滴
2025-01-27 12:56: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