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刘思齐在妹妹邵华陪伴下,首次赴朝为牺牲的丈夫毛岸英扫墓。毛岸英,毛泽东长子,1950年朝鲜战争中英勇牺牲,彼时刘思齐尚不知情。一年多后得知真相,她悲痛欲绝,生活巨变。
此行对刘思齐而言,心灵考验重重。阴郁天气似映其心境,火车缓缓前行,回忆如潮涌现。抵达朝鲜,经大使馆安排,由任荣将军引领前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沿途凄清景象,加重心中哀伤。至毛岸英墓前,刘思齐泪如雨下,紧抱墓碑,哭到无法站立,在场者无不动容。
她轻取墓边一抔土,手帕包好珍藏,象征与毛岸英永不分离。离别时,频频回望,欲将此刻铭记心间。此行虽身心俱疲,却也为她带来新生希望。在毛主席慰藉下,刘思齐逐渐走出阴霾,1961年与空军学院杨茂之再婚,育有四子,长子命名“杨小英”,以纪念毛岸英。
岁月流转,刘思齐生活趋于平静,但心中责任与使命不改。1990年朝鲜之行,她意外得知未曾收到毛岸英烈士证明书及抚恤金,经努力终获迟到的荣誉。虽金额仅320元,却意义非凡,象征毛岸英英雄事迹被认可,也是对刘思齐坚持与付出的肯定。
刘思齐之事,彰显坚持与爱。历经磨难,她以坚韧精神传承高尚情怀。毛岸英虽逝,其理想与信念在刘思齐心中永存。这份超越时空的情感,赋予刘思齐力量,亦为后人树立榜样。至今,刘思齐故事仍具深意,提醒世人珍惜和平,勇敢面对生活挑战,心怀感恩与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