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仕途与梦想:才华横溢却终究流浪

趣叭叭本人 2025-01-27 10:20:41

李白,自幼才高八斗,五岁能背《六甲》,十岁通百家之学。尽管如此,身为商人之子的身份使得他难以通过科举仕途,注定只能依赖推荐与权贵结交。而家境虽富,李白仕途的起伏却依然未能如他所愿。 公元725年,李白决心踏上远游的征程,离开了故乡。经过湖北、安徽和金陵等地,他纵情山水,结识了许多权贵,但一年后,李白已经花光了30万两银子,依然没有获得官职。病重时,他写下《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暗示他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康复后,李白继续追寻理想,他通过孟浩然认识了妻子许家的孙女,婚后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然而,李白不甘于平凡的生活,开始了长安之行。30岁时,他尝试拜见张说、韩朝宗等人,但无一成功。即便才情出众,他因直率和傲气屡遭拒绝。 直到公元736年,李白遇到了贺知章的推荐,在742年,他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任翰林供奉。然而,这段仕途并不长久,由于与杨国忠等权臣的矛盾,他很快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结束了长安的官职生涯。 此后,李白继续四处游历,期间创作了《将进酒》这首气吞山河的诗篇。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已故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两人结婚。尽管许家已衰落,李白依然得以享受一段安逸的生活。他的一生虽流浪,但才华和诗作最终让他成为了中华文学的巨星,流芳百世。 李白一生充满传奇,他的不屈与坚持,也让后人铭记这位才子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挥毫泼墨,留下千古诗篇。

0 阅读:0
趣叭叭本人

趣叭叭本人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