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湖北随县某个施工队,建厂房时,突然发现一座220平米的战国墓。没想到,进墓后,大家都惊呆了!墓主人的嘴巴,竟然像一个“小型动物园”。 咱们再把镜头往前挪一挪,到随州市东团坡那块儿。那会儿,小土包上正上演着一场“建设热潮”。施工队的王家贵副所长,那可是个细心人儿,信奉的原则是:“宁可错挖一千,不可放过一墓。”这不,一瞅见土层不对劲儿,他老人家心里头就咯噔一下,暗想:这八成是历史老人要跟我打招呼呢!于是,他二话不说,上报了这事儿。这就应了那句老话,不发掘,怎知地下无宝?不行动,怎见历史辉煌?轰隆一声,炸药在山岗上炸了个响雷,大石头四分五裂,露出来的土地黑褐一片,跟周围的红砂岩比起来,就像是黑夜与白昼的对决。王家贵心里咯噔一下,暗想:这地下,莫非有啥宝贝?他急忙上报,可文化局的头头脑脑们一开始都不当回事儿,觉得他在异想天开。但王家贵就像个倔驴,非得把这事儿搅出动静来,最后还真把领导们的耳朵磨出了茧子。 几番折腾,好几拨人前前后后地跑,直到第四波专家才一拍大腿:这儿,真有座大墓!面积大得吓人,足足220平方米。考古队立马组建起来,谭维四队长领着一群小伙子小姑娘,风风火火地开挖。墓室大门一开,里面的人全傻眼了墓主人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玉器、青铜器堆得跟小山似的,什么兽啊鸟啊,简直就是个“微缩动物园”。这一看,不光是对古代匠人手艺的折服,更是对历史的肃然起敬。你说,谁能料到,两千多年前的曾侯乙,会以这种方式炫富,给后人来个措手不及呢?你猜怎么着?曾侯乙墓里头,愣是给挖出了两千多件宝贝疙瘩,最闪瞎人眼的那件,非那套重达2567公斤的编钟莫属。这编钟啊,简直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大明星,往那儿一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立马儿就显现出来了。说起来,这都得归功于王家贵那小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死活不放弃,这才有了咱们今天的眼福。借用鲁迅老爷子的一句话:“民族魂,那才是真金白银,得把它发扬光大了,中国这艘船才能破浪前行。” 瞧瞧这些文物,一个个都是华夏文明的活化石,就在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代代相传,永远不会消失。
1977年9月,湖北随县某个施工队,建厂房时,突然发现一座220平米的战国墓。没
沙滩留下脚印
2025-01-27 05:42:22
0
阅读: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