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中国撒野?给我撞他!”1963年,我国一艘木质小炮艇正在巡逻,遇到一艘大3

绕梦心自醉 2025-01-27 00:03:33

“敢在中国撒野?给我撞他!”1963年,我国一艘木质小炮艇正在巡逻,遇到一艘大30倍的美国驱逐舰。面对美舰的挑衅,我军艇长大怒,下令炮艇全速向美舰撞去。 1963年,一艘木质炮艇从中国珠江口出发,开始了它的常规巡逻任务。 这艘老旧的炮艇已经服役超过20年。 当船员们航行至南海时。 前方突然出现了一艘庞大的军舰。 船员们并没有接到其他兄弟舰艇在此海域执行任务的消息。 船长陈国忠立刻下令进行侦查,确认了对方竟然是美国海军的查尔斯·亚当斯级驱逐舰。 亚当斯级驱逐舰是当时美国海军的新式战舰,配备了先进的武器。 与之相比,木质炮艇的体型小巧,火力也极为有限,仅配有少量轻型火器。 更让人感到压力的是,这艘炮艇已经是二战时期的产物。 这艘木质炮艇的前身,最早由日本制造,原本是一种驱潜特务艇,1935年下水,排水量仅有160吨,最大航速10节。 它原本的任务是作为小型护卫舰使用,装备了两门日式小口径炮。 战后,它被作为战利品交给了英国,再由香港转手给了国民党海军,最终被人民解放军接收并更名为“先锋号”。 在万山海战中,它就曾凭借小巧灵活的特点,战胜过装备精良的敌方舰艇。 面对即将迎来的美国驱逐舰,陈国忠的心中并没有恐惧。 相反,他决定继续沿原定航线前行,不做任何躲避。 在国际海上航行中,《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明确规定,当两艘船迎面而来时,处于右舷的船只拥有航行优先权,另一艘船必须避让。 而南海是中国的领海,按照国际法,人民海军有权拦截驶入我国海域的外来军舰。 陈国忠知道,如果他选择让步,可能会给敌方一个错误的信号。 随着两舰的距离逐渐接近,陈国忠的炮艇继续稳步前行。 面对比自己庞大得多的敌舰,炮艇上的中国海军士兵并没有表现出退缩,他们紧握武器。 就在双方接近到300米、150米时,美国舰长意识到,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驱逐舰就将与炮艇发生直接碰撞。 最终,美国舰长下令改变航向。 在这背后,我国的驱逐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海军尚未拥有自己的驱逐舰。 1953年,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多次赴苏联进行商谈,最终以极高的代价购买了四艘即将退役的07型驱逐舰。 1954年,这四艘驱逐舰陆续抵达中国,分别命名为“鞍山”、“抚顺”、“长春”和“太原”。 进入60年代,通过引进苏联56型驱逐舰的技术,中国海军开始了国产导弹驱逐舰的研发。 1968年,第一代国产051型导弹驱逐舰的建造正式启动。 这艘舰型,后来被北约命名为“旅大级”。 051型驱逐舰的设计参考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配备了强大的火炮、导弹和雷达系统。 1971年,051型首舰“济南舰”正式服役。 进入80年代,第二代驱逐舰052型导弹驱逐舰的研发工作启动。 1991年,首艘052型驱逐舰“哈尔滨舰”下水。 该型舰首次使用了燃气涡轮动力系统。 052型的设计更为现代化,具备了更为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 90年代末,051型和052型的服役逐步提升了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能力,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在这一时期,中国引进了四艘俄制现代级驱逐舰。 引进这些战舰的同时,中国还谈判引入了俄罗斯的S-300F防空导弹系统的舰载版本。 为了适应这一新型防空系统,051C型导弹驱逐舰应运而生。 该舰采用了051B型驱逐舰的设计基础,搭载了S-300F舰载防空导弹。 这两艘舰艇分别是115号沈阳舰和116号石家庄舰。 进入21世纪,中国海军开始逐步放弃依赖外购舰艇,转向自主研发,052系列导弹驱逐舰就是这一转型的代表。 052B型驱逐舰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作战能力,但其防空能力仍显不足。 2003年,052C型导弹驱逐舰的首舰下水。 052C的防空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其上安装了先进的346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能够发射海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 052D型装备了更加先进的346A型雷达。 此外,052D的垂直发射系统得到了优化,增加了发射单元。 与052D型相比,055型导弹驱逐舰的排水量更大,达到了万吨级。 055型驱逐舰配备了多种先进武器系统,包括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多个垂直发射单元。 参考文献:[1]刘旸,孟梅,张恒,姚军.面向任务的驱逐舰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34(12):1479-1489

0 阅读:7
绕梦心自醉

绕梦心自醉

绕梦心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