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万述国有“水鬼”之称,1年捞400具尸体的他,怎料也会害怕?他难为情的答

雨后清新阁 2025-01-27 00:03:05

45岁的万述国有“水鬼”之称,1年捞400具尸体的他,怎料也会害怕?他难为情的答道,害怕遇到能听懂人话的尸体,他惊恐的眼神不禁让所有人后背发凉! 捞尸人就是负责从水中打捞溺水而亡的尸体。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专门替家属打捞溺水尸体的群体。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将尸体埋入土中,才能使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 因此,捞尸人的主要任务是从水中捞起亡者的遗体,让其得以“入土为安”。 从某种程度上说,捞尸人承担了社会对死者安葬的责任。 捞尸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实则充满了危险。 捞尸人需要面对的是常常被水泡发胀的尸体,身体浮肿、皮肤松弛,甚至有些尸体会产生面部肿胀、眼球突出,舌头伸出现象。 此外,还有一些尸体常常因水中漂浮的时间过长,成为不易捞起的巨物,捞尸人往往要多次尝试,甚至有时要放弃。 捞尸人除了需要克服恐惧,还要避免一些行业禁忌。 首先,站立的尸体是不能捞的,因其象征着死者的怨气。 其次,如果一具尸体尝试三次无法捞起,捞尸人通常会选择放弃,认为其可能因长期浸泡产生巨人观,操作起来异常困难且危险。 最后,捞尸人往往避免捞取花季少女的尸体,因为她们长发容易缠绕捞棍,甚至有可能导致捞尸人被拖入水中。 万述国这名捞尸人的故事令人注目。 2014年,万述国被一通急促的电话惊醒,电话中传来的是关于一艘货轮沉没的消息。 船上的11名船员全数落水。 虽然事发突然,但万述国清楚自己的职责是打捞船员的尸体。 到达事故现场后,沉船的船舱深处,已经没有生还者的身影。 万述国和他的队友们迅速穿戴好装备。 然而,当他进入船舱,他看到两具尸体已经因为水中的泡胀而变形,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 尽管内心的不适几乎让他无法忍受,但他知道,这份工作要求他必须尽快将尸体带回岸边。 在与队友的配合下,他们用绳子固定住尸体。 然而,当他们准备游出时,一股莫名的阻力让他们进展艰难。 万述国感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暗中拽着他。 终于,在几分钟的努力后,尸体被成功地带出舱门,但令万述国始料未及的是,尸体的腐烂状况远比他想象的严重。 随着他们接近海平面,水流的阻力使得尸体的皮肤开始一片片脱落,血管裸露在外。 死者的头发随水流飘散,这一刻,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让他无比痛苦。 然而,直到收尸船到达,他才能稍作休息。 那时,空气中弥漫的腐臭气味,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事后,万述国的梦境中频频浮现出那天的场景。 长时间的心理负担让他一度觉得无法继续从事这一工作,然而,每当有新的救援任务来临,他又不得不再度披上装备。 为了应对这些心理困扰,万述国最终决定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在医生的疏导下,他逐渐学会了放下恐惧,理解自己的职责,并且认识到,他的工作不仅是为了打捞尸体,更是帮助那些死者能够安然回归。 2015年的另一场救援行动中。 那时,一艘承载447人的游轮发生沉船事故,抢救的时机极为宝贵。 万述国再一次跳入冰冷的大海中。 在这次营救过程中,万述国触摸到的第一具尸体,双手死死抓住栏杆,仿佛在拼命求生。 当他试图解开死者的手时,突然间,那具尸体的手松开了像是得到了死者的信任。 一次与队友的水下作业中,万述国在潜水时突然队友的供氧设备可能出了问题。 他与其他队员迅速赶去营救。 几分钟后,他们终于将队友救上水面。 队友惊魂未定地问是否刚才差点丧命。 近年来,捞尸人这一职业由于师徒制的传承逐渐式微,新的接班人几乎没有出现。 捞尸人一个尸体的捞取费用大致为一万八千元,尤其在夏季溺亡高峰期,捞尸人能够在短短一周内处理大量溺水案件,从而获得高额报酬。 然而,捞尸人面临的不仅仅是收入来源的不稳定,还包括危险的工作环境。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捞尸人,也无法保证每次下水后能够安全上岸。 甚至有捞尸人因此丧命。 此外,由于缺乏外界的理解,捞尸人常常面临舆论的压力,社会上认为这一行业“趁火打劫”。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许多老一辈的捞尸人由于缺乏技能转行,行业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参考文献:[1]郑后生.一个人的捞尸队[J].中国工人,2017,0(10):56-56

0 阅读:1
雨后清新阁

雨后清新阁

雨后清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