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元旦,西路军连克临泽、高台两城,就地筹粮。但是,马家军很快调重兵围攻临

麒阁史观 2025-01-26 23:34:43

1937年元旦,西路军连克临泽、高台两城,就地筹粮。但是,马家军很快调重兵围攻临泽、高台。1月21日,高台失守,临泽失去了屏障,成为马家军直接攻击的目标。 当时,在临泽的有西路军总部直属队、一个小兵工厂,还有医院。能参加战斗的仅有一个警卫连,剩下的便是妇女独立团和总部部分机关、勤杂人员。 临泽城最高首长是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为保卫临泽,郑义斋召开了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机关各局负责人、妇女独立团团长王泉媛和政治委员吴富莲、兵工厂厂长、警卫连干部、医院院长和政委等。 会议开始后,郑义斋宣布总部命令,临泽城最少要坚守三天,拖住敌人,掩护总部撤退。 这真是一声霹需,震动了每一个与会者。大家明白,城里除了一个警卫连,剩下的是些妇弱病残,要与十倍于己的马家军抗衡坚守三天,难啊! 郑义斋看着大家满脸的愁容,知道他们担心什么,于是,他指定打过不少硬仗的秦基伟为临城守城总指挥。秦基伟当时负责总供给部行政管理,相当于后勤部门的参谋长。 秦基伟受命后,说:“只要我秦基伟不死,临泽必在!如果突围,老秦殿后!同志们听我指挥。就是我的好兄弟好姐妹。谁若自行主张,坏我大事,死路一条。我秦基伟打仗有两支枪,一挺机枪和一把手枪,机枪是打敌人的,这手枪嘛……我的手枪是专用来打逃兵的,同志们听清楚了没有?” 秦基伟的战斗动员就这么简单地结束了。散会后,他部署了守城计划。 当天夜里,秦基伟带着机动排沿城墙巡逻。临泽城并不大,城墙比较坚固、整齐,利于防守,城外是一片开阔地,不远处就是戈壁滩。这时,敌人已把临泽城围得如铁桶一般,骑兵在城墙外游弋,后面的步兵密密麻麻。他们在开阔地搭起帐篷,燃起篝火,一眼望去,如置身古代战地。 入夜后,许多同志提议趁夜幕杀出重围,即使突不出重围,也要与敌人大拼一场。可是,城里只有秦基伟手中那挺机关枪,子弹还不多;其他武器最好的也就是冲锋枪。如果硬往外冲,很难冲出那片没有依托的开阔地。再说,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坚守,争取时间,等待三十军主力增援。如果冲出去,人财都要受到很大损失。 秦基伟分析了这些情况后,坚持按兵不动。 第二天黎明,敌人的攻击开始了。他们先用山炮猛轰城墙,几分钟后,城墙的中段出现了几个豁口,敌人快速搭好梯子,挥着马刀往上冲。 敌军官在后面催促着:“弟兄们冲啊,城里都是女红军,冲进临泽城,一人一个老婆!” 敌群中还有人喊:“弟兄们,城里是红军的经理部,有金有银有白面!”这些声,犹如给敌群注射了兴奋剂,一个个拼着命往上冲。 敌人不顾一切地往上冲,红军集中所有的长枪、短枪一齐射击,手榴弹、石头、砖头,能用的全都用上了。秦基伟抱着一挺轻机枪,打一阵换一个地方,一是为了指挥,二是给敌人造成错觉,弄不清城里到底有多少挺机枪。 战斗从拂晓打到中午,敌人伤亡一大片,也没能打进临泽城。 入夜后,秦基伟将白天的战斗情况向郑部长作了汇报。郑部长连声说:“打得好!打得好!明天是关键的一天,要顶住。再没人增援的话,我们就夜里突围。” 接下来第二天,敌人虽然又发起了几次冲锋,却仍然没能攻进城里。 第三天,敌人改变了战术,从几个方向同时向城内发动了更疯狂的冲锋,整个临泽城在枪炮声和喊杀声中颤动。 秦基伟亲眼看见,一个战士拎着自制的马尾手榴弹,后面的长绳像鞭子一样,甩向正在爬梯子的敌人。还有个女红军,头上缠着绷带,双手擎着石头,砸向攀城的敌人。马家军一个军官在三十米外向她瞄准,千钧一发之际,秦基伟的机枪一个点射,敌军官当场毙命。 敌人数次攻城不能如愿,恼羞成怒,不再喊“一人一个老婆”,而是组织了督战队,在冲锋队伍后面架起了机枪。尽管如此,临泽城仍旧岿然不动,牢牢地掌握在红军手中。 后来,为节约子弹,红军很少开枪了,主要是用大刀和石头。警卫连的战士守在薄弱环节,眼见敌人架上云梯也不理睬,云梯上人多了,大家才一起出动把云梯掀翻。敌人后来的几次冲锋,差不多全是这样被打退的。 战斗中,敌人的子弹打在秦基伟的机枪上弹起来,削伤了他的四个指头,他也不知道,仍抱着机枪,哪里敌人最密集就往哪里打。战后,有人问他那次战斗他打死多少人?他回答说不知道。 红军在临泽守了几天,敌人由猖狂到泄气,最后甚至有点奇怪。他们闹不明白,小小的临泽城,而且多是勤务人员,一群战斗能力较弱的人,怎么打了几天也攻不下。 后来,秦基伟根据总部要他们撤出临泽城的指示,在夜里狂风呼啸、大雪漫卷、能见度和能听度都很差之时,选择撤退。 秦基伟让大家在骡马的蹄子上绑上棉花,人员和辎重悄悄地集中起来。然后,留下一个班在北面佯装突围,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北面后,大队从南面神不知鬼不觉地撤退,顺利完成了突围任务。

0 阅读:20
麒阁史观

麒阁史观

史明如镜,照亮现实,亦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