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鲁迅用3765大洋在北京购买了八道湾的四合院,并将全家人接来北京。这座院子为鲁迅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环境,他将所有的薪水交给弟媳羽太信子管理。然而,四年后,鲁迅与周作人、羽太信子发生了激烈冲突,最终被迫搬出八道湾。 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花重金买下了这座500多平米的院子,内有32间房。他满怀期待地接上母亲、妻子朱安、弟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及两位弟媳,希望大家能共同生活。鲁迅曾说,他选择这座院子是因为宽阔的空地适合儿童玩耍。尽管他当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希望侄子们能在这里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然而,鲁迅没有预料到,这座院子最终成为家庭矛盾的根源。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本应是家庭的主心骨,但实际掌管家务的是二媳羽太信子。羽太信子不仅美丽、文采出众,还能管理财务,这使得鲁迅对她产生了信任。然而,她的花费逐渐变得奢侈,尤其是在为自己和妹妹购买衣物、换床被和雇佣仆人时,她常常不顾及家庭的财务状况。此外,她还将鲁迅的钱寄给日本的父母,导致鲁迅的生活逐渐拮据。 鲁迅逐渐意识到,这位“财务管家”管理不善,花钱无度,并且在资金紧张时竟然向外借债。鲁迅感到不满和愤怒,这最终导致了与羽太信子的矛盾爆发。 1923年,矛盾爆发的一天,羽太信子与鲁迅发生了激烈冲突,她拿起书狠狠砸向鲁迅,周作人甚至拿起香炉相助。这一事件使鲁迅决定与家人彻底划清界限,独自回到中院与母亲和朱安同吃晚餐。几天后,周作人递给鲁迅一封绝交信,明确表示不再希望鲁迅进入后院。 虽然羽太信子的所作所为加剧了鲁迅与家人间的裂痕,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周作人的背叛。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作人出于胆怯和对妻子的依赖,选择支持日本,甚至试图在日本人面前扬名立万,甚至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行为令他成为人人喊打的“汉奸”。面对审讯时,他仍试图为自己辩解,但这无济于事。鲁迅始终坚持民族大义,宁愿与家人决裂,也绝不与卖国者为伍。 鲁迅深知,家庭关系中的情感可以因信念的不同而破裂。虽然他曾期望全家和睦相处,但当民族大义面前,他选择了坚守正义,而非盲目维护家庭的血缘关系。这种为国家、为民族气节而背离亲情的选择,体现了鲁迅那种深刻的责任感与坚定的信念。
1919年,鲁迅用3765大洋在北京购买了八道湾的四合院,并将全家人接来北京。这
泉说历史吖
2025-01-26 15:56:05
0
阅读: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