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感叹茅台酒真好喝,口感实在美妙,要是每天都能喝一点儿就太好了。果然,临走时带走2箱。 1972年9月,田中角荣作为日本首相踏上了他的外交之旅——这次访问标志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日本首相正式访华。 访华前,田中首相内心的忐忑显而易见。为了此行,他特地前往松村谦三的墓前祈祷,希望能得到这位曾为日中友好做出贡献的前辈庇佑。在临行前的心情复杂中,田中对即将面临的外交挑战感到不小的压力。东京到北京的飞行,不仅是时空的跨越,更是一次历史负担的承载。 当田中首相抵达北京,迎接他的是中国总理周恩来。在首都机场,田中与周总理的首次握手,象征着两国领导人相隔几十年的首次正式互动。周恩来的微笑和他温和的接待,让田中稍微放下了内心的紧张。他们一同前往钓鱼台国宾馆,田中首相的细心举动也为此次会晤增添了几分温情。见到周恩来在脱风衣时略显不便,田中主动上前,表示要替周总理脱下风衣,这一举动让周恩来倍感亲切。 在随后的交流中,田中角荣提到自己年仅54岁便当上了日本首相,周恩来以自己更早的经历作回应,幽默地让田中从此不再提起年龄话题。周总理的回应展现了他一贯的风度,也让田中更加放松。尽管田中首相表露了自己的些许自豪感,但在周恩来的轻松回应中,他也逐渐意识到,领导者的真正重量不在于年龄,而在于为国为民的责任。 午餐后的首次正式会谈,双方的氛围相对轻松。田中首相对中国的酒文化表示赞赏,特别是茅台酒,让他感到颇为喜爱。周恩来也趁机开玩笑,表示茅台酒比伏特加更适合在疲劳时饮用,且不容易上头,这一轻松的话语无疑缓解了双方紧张的气氛。 然而,当晚的宴会却因为田中角荣的一句话而陷入了尴尬。当他在致辞中提到过去日中关系的不幸历程时,称日本曾“添了很大的麻烦”给中国,这一说法令在场的中国领导人及外交官们感到不悦。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立刻向周恩来报告了这一问题。 周总理听后显得非常不满,认为“添了麻烦”这一说法过于轻描淡写,并不能表达日本对历史侵略罪行的深刻反省。周恩来当即指出,只有真正认识到日本过去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并以诚恳的态度道歉,才能够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和解。 第二天的会谈中,周总理再次严正指出田中这一不当表述,并提出了更合适的表述方式,以便双方能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开展未来的合作。这一番较为严肃的谈话,令田中首相感受到中方对历史问题的重视,也让他更加认识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 9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的会见进一步加深了田中首相对中国政治氛围的理解。毛主席幽默风趣的谈吐以及对中日历史关系的直接提及,让田中首相放松了不少。他们谈及了会谈的进展,并对“添麻烦”这一词的修正进行了讨论。毛主席以轻松的语气指出,历史问题需要认真的解决,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头修正。 尽管田中在与毛主席会谈后回到钓鱼台时,因情绪过于激动而发生了鼻出血,但这一事件并未影响他对会见的整体感受。田中不希望此事外泄,怕被媒体误解为因见毛主席而紧张失控。 1972年9月29日,经过一系列复杂而敏感的外交沟通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签署。这一声明的签署,意味着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也为未来的合作与和平奠定了基础。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感叹茅台酒真好喝,口感实在美妙,要是每天都能喝
老王瞎侃事
2025-01-26 14:36:57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