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100多万人,美国因为没有派兵做任何干涉! 被53个非洲国

老王瞎侃事 2025-01-26 14:35:56

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100多万人,美国因为没有派兵做任何干涉! 被53个非洲国家元首指责“美国不作为”“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索马里地区由多个部族和部落组成,未曾形成统一的国家体系。 英国和意大利先后占领了这一地区,并在1960年将英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合并,成立了索马里共和国。 独立后的索马里并未迎来和平,1969年,军人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通过政变推翻政府,建立了以自己为首的独裁统治。 巴雷的政权虽然一度稳定了局势,但社会矛盾激化,他对某些部族偏袒。 20世纪80年代,巴雷与邻国埃塞俄比亚的冲突使得索马里的经济进一步恶化。 1988年,国内的反对派发动起义,巴雷在压力下逃往国外,政府失去控制,反对派成功推翻了他的政权。 然而反对派中的各个派别代表了不同部族的利益,在共同推翻巴雷后,这些势力并未达成统一。 北方的“民族运动”与“爱国运动”联合起来,挑战当时的中央政权,并在1991年宣布成立“索马里兰共和国”。 与此同时,南部内讧,军队总司令艾迪德与总统马赫迪之间为了权力展开斗争。 任何一方都无法完全占据上风,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完全崩溃,经济瘫痪。 国家机器失去了功能,经济体系崩溃,接连不断的干旱使得饥荒成为威胁。 到1992年,联合国发布了警告,称索马里可能有150万人因饥饿而死。 联合国的干预最初包括向索马里派遣维和部队,实施武器禁运,并调解各方停火。 然而,维和部队人手不足,救援物资频频被抢夺,饥民依然得不到救助。 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明确表示,若不采取更为强硬的干预措施,索马里将陷入更深的危机。 他在同年11月致信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了对索马里的干预计划。 联合国决定派遣由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使用武力保障人道主义援助的畅通。 美国并没有直接的利益驱动,但美国选择了积极干预。 影星奥黛丽·赫本,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促使美国及其盟友采取行动。 1992年12月9日,首批美国领导的联合国特遣部队抵达索马里,迅速控制了重要的交通枢纽。 特遣部队的介入使索马里的两大军阀艾迪德和马赫迪开始考虑和谈,终于在美国的调解下达成了停火协议。 接下来几个月,索马里的局势看似有所好转。 然而,随着特遣部队计划撤离,1993年初,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增派维和部队,武装解除当地军阀的权力。 索马里各派势力对于国际军队的持续存在产生了强烈反感。 当联合国巴基斯坦部队在执行任务时遭到艾迪德派武装分子的攻击,导致重大人员伤亡。 对抗升级后,联合国与美国加大了对艾迪德的军事打击力度。 在接连发生的战斗中,双方伤亡惨重。 这些冲突加剧了当地民众对外来军队的敌视。 10月2日,美军得到线人的情报,获悉索马里军阀艾迪德的具体位置,美军动用4架小鸟直升机和8架黑鹰直升机,以及地面悍马车队。 然而,这次行动美军中了伏击,18名美军士兵阵亡,75人受伤,1人被俘,2架黑鹰直升机被击落,3架受损,数辆悍马车被毁。 美军士兵的尸体被武装分子用绳子拖过街头,美国国内民众猛烈抨击克林顿政府。 国际上也有声音对美国的行动提出批评 1993年10月7日,克林顿宣布美军将放弃武力干预索马里的内部冲突。 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的飞机遇袭坠毁,其与机上人员全部丧生。 胡图族与图西族两大民族的矛盾随即爆发,进而引发了历时100天的种族大屠杀。 卢旺达自1890年至1962年间,历经德国和比利时的殖民统治。 殖民期间,统治者利用人数较少的图西族统治占人口大多数的胡图族。 独立前夕,权力被移交给胡图族,独立后,胡图族建立的政府采取了对图西族的报复性政策。 图西族不断争取政治权利,到1993年,双方在长达三年的内战后签署《和平协定》。 然而,总统哈比亚利马纳的遇难成为导火索,卢旺达电台的煽动使得局势急转直下,胡图族被煽动报复图西族。 大屠杀中,图西族和胡图族寻求教堂庇护,但许多教堂成了屠杀现场。 屠杀者在此过程中释放了极端的暴力行为。 美国因为索马里的失败经历,选择了对非洲内部冲突保持距离,仅通过间接方式进行干预。 尽管国际社会对大屠杀的干预力度不足,美国政府的决策受国内民意的影响,对外干预行动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 在卢旺达大屠杀发生时,美国的不作为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批评。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明月梨花一梦

明月梨花一梦

3
2025-01-26 16:38

黑鹰坠落

老王瞎侃事

老王瞎侃事

诚信是我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