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本只是要去东京治疗肺病,却意外在这里遇上了自己的“精神偶像”郭沫若。 1912年,按照传统家庭的安排,郭沫若与张琼华结成了夫妻。 这场婚姻背后隐藏着封建色彩,男女之间的婚姻往往由父母和媒人决定,而非双方的自由意愿。 张琼华虽然遵循传统,尽职尽责地照顾家庭和公婆,却未能与郭沫若在精神和情感上达成共鸣。 郭沫若内心渴望的是一个既美丽又才华横溢的伴侣。 尽管郭沫若对这段婚姻感到不满,但他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解决这一问题。 直到有机会前往日本留学,他才抓住机会。 在日本,郭沫若遇到了佐藤富子,佐藤富子当时是一名护士,她接触了各类追求者,但她一直保持单身,直到遇到了郭沫若。 佐藤富子被郭沫若的才华所吸引。 然而,佐藤富子的父母强烈反对这段关系,他们不满郭沫若贫穷的家庭背景。 尽管遭到家庭的强烈反对,佐藤富子还是选择了与郭沫若同居,后来更是毅然决然地改变了自己的国籍,并随郭沫若姓氏,改名为郭安娜。 郭安娜的生活并不容易,她从一个富裕家庭的大小姐到一个必须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的普通女性。 在郭沫若的生活中,还有另外两位女性。 郭沫若在遇见于立忱后,完全沉醉于她的魅力,抛弃了先前与佐藤家族的约定及其所孕育的孩子。 1937年,但面对国家危机,他选择放弃在日本的学业。 此时,于立忱因疾病治疗完毕,也计划返回祖国。 两人一同登上返国的游轮,留下了未被告知任何事情的佐藤富子和五个孩子。 回国后,郭沫若以其文才,成功赢得了于立忱的心。 但郭沫若发现自己既难以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找到立功的机会,也难以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于立忱怀孕后,他坦白自己尚未准备好迎接孩子的到来。 在1937年,面对《大公报》主编张季鸾的信件要求,于立忱被迫结束留学生涯,返回上海。 回到国内后,她的生活陷入了极度困境,短短几个月后,于立忱选择了以自杀结束生命。 此前,郁达夫曾对郭沫若创作的《断线风筝》表示担忧,认为“断线”二字不吉。 郭沫若曾在日本追求于立忱,并在她怀孕后置之不理,这段情感经历后来被于立忱生前的好友谢冰莹披露。 后来,她的妹妹于立群走进了他的生活。 于立群是位画家。 郭沫若对于立群产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情,并开始了热烈的追求。 最终,于立群也沉醉于郭沫若的才华。 郭沫若的事业逐渐步入成熟期,他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在与于立群的婚姻中,郭沫若显得异常专一。 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幸福,育有三个孩子。 尽管郭沫若在生前从未向于立群透露过与其姐姐于立忱之间的往事,于立群也未曾探询过郭沫若的过往。 然而,郭沫若去世后,于立群在整理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一张陈旧的照片,照片中郭沫若与于立忱昔日的模样使得往事涌上心头。 于立群这才知晓,郭沫若正是她姐姐自尽的导火索。 这一发现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967年,于立群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与此同时,而郭沫若在日本的妻子佐藤富子及其五个孩子,因为郭沫若的政治身份遭受过排斥,佐藤富子仍然怀着对丈夫的爱。 她和孩子们最终放弃了日本国籍,移居中国,尽管发现郭沫若已另有新生活,佐藤富子选择了接受,决定在上海开始新的生活。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张琼华为他守寡长达68年,这段婚姻并未留下子嗣。 他的第二任妻子是日本女性郭安娜得到了四子一女。 长子郭和夫自小勤奋学习,最终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深造,并专攻有机化学、石油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等领域。 归国后,他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担任重要职务。 郭和夫的事业为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 二儿子郭博继承了父亲的文艺气质,对艺术与摄影有着浓厚兴趣。 在日本京都大学建筑系学成归来后,他主要在上海从事规划设计工作,负责多项标志性建筑的设计。 同时,郭博也是一位古建筑摄影的爱好者。 郭沫若的第三位太太于丽群,与他共同育有五子一女。 其中郭汉英在核理论专业取得显著成就,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而女儿郭淑英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学位后,转向经济管理领域工作,成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中心的总经理,并撰写了《我的父亲郭沫若》一书。
她原本只是要去东京治疗肺病,却意外在这里遇上了自己的“精神偶像”郭沫若。 191
连连有鱼
2025-01-26 14:17: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