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坐稳天下后,大方地对张良说:“你的功劳最大,朕封你为三万户侯,全国上下地方随你挑!”刘邦以为张良会感谢自己,可没想到,张良却连连摆手拒绝道,“这万万使不得,臣实在是受之有愧!”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乏聪明人,但能做到像张良这样能够在最精明的刘邦和吕皇后夫妻俩手上善终的人,纵观整个历史,也没有几个。 要知道,作为被灭亡的韩国的后裔,张良以前可是在博浪沙策划过让刺客用大锤砸秦始皇的狠人。 但张良越老越低调,低调到了刘邦后来赏赐他大片土地,他也只要一个小小的留县当自己名义上的封地,真金白银等珍贵赏赐也是一分也不要。 说实话,张良还是太懂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皇帝了。 真正的皇帝就是那种可以和你一起创业,但绝不会允许你去抢他最后的胜利果实的那种人。 而越是乱世出来的皇帝,那他越会很在意自己在成为皇帝后的权势与威慑力,像刘邦这样在大秦乱世一跃而起的英雄人物,则更是要注意后来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显然,张良相较于其他人,早早就作出了他该作出的选择。 那就是彻底淡化自己和刘邦创业以来的功绩,最好把皇帝的功劳吹的大大的,把自己无法推脱的功劳解释成是上天在帮皇帝,这才能避免当上皇帝后“变心”的刘邦的猜忌。 当然,张良想的透彻是透彻,刘邦还是得实际上测试一番,证明这个人是真的不想分走他的权力。 于是,故事开头的那一幕便发生了。 张良是刘邦钦定的“汉初三杰”,地位摆在那里,其实是很难拒绝皇帝给的这些封赏的。 但是你猜张良怎么说,他说:“这些都是因为刘邦是被上天选中的真龙天子,我只是碰巧被上天指引来帮助皇上成就大业而已,自己也是靠着“黄石公”这样的仙人给的太公兵法,才有机会给陛下出谋划策,所以说这些功劳其实真算不上是我的。” 刘邦听了心里自然龙颜大悦,因为张良这样的解释还真的让他觉得很爽。 有时候这些皇帝,其实摸准他们的心思,也就那样。 皇帝越是大方,越是表明他想清算你,想想韩信,战时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向刘邦提要求,但等到汉朝建立,你看看刘邦还会不会再满足韩信的各种奇怪的要求,不弄死这位军中实权人物也是刘邦心太善了。 但韩信与吕后是真的不对付,两个互相看彼此不顺眼的人,在韩信一开始的不会察言观色,失去刘邦欣赏后,事情就开始朝着韩信的毁灭发展了。 而张良呢,却能够在波谲云诡的时候做到离政治漩涡远远的,甚至留下的声明也是在史书中极好的,后来人一提到张良会一致认为张良是一个完人。 聪明人张良可以做到领了刘邦给的“留侯”这样的虚衔后,自由的去民间寻访仙缘,然后安稳的度过自己的后半生,而政治迟钝的“聪明人”韩信就只能面对被吕后搞死的结局了。 信息来源: 知秀网——张良放弃三万户作为封邑,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刘邦坐稳天下后,大方地对张良说:“你的功劳最大,朕封你为三万户侯,全国上下地方随
赢梯说事
2025-01-26 13:51:37
0
阅读:1455
用户12xxx23
张良同韩信不能比,,一个是参谋,一个统兵元帅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