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奈雪的苦主股东跟我倒苦水说:奈雪的股价最低已经击穿了1块钱人民币。我看了下,确实惨不忍睹,我知道以前微博上有个“博士”满仓满融奈雪,如果没有及时止损,肯定爆仓了。我曾劝讲过:喝奈雪的茶可以,但千万别买她家的股票,即使要做也是融券。
奈雪除了战略重大失误,创始人对待股东,我觉得也不太地道了。奈雪所有门店的包材商,创始人夫妇是有参股的,这一点股东那也就算了,但是后来发现奈雪开放了加盟后,网上(gu吧)对奈雪新设立的供应链公司也有很多疑问,具体你们可以去gu吧搜索。像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这些给加盟商供货的供应链公司都是在公司体内,而奈雪的做法很耐人寻味。
现在奈雪在不断的调试门店,比如说设立轻餐,升级烘焙,但这都只是从一个红海跳到另一个红海。
不过话说回来,奈雪如果在A股不会是这般惨状,至少可以到40亿市值左右,因为它有一个当前在A股非常火的概念——“谷子”经济(港股没有这个概念)。
奈雪2023年来不断联名,推出了很多“谷子”产品,确实很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钱包。在小R书上你可以看到不少人在秀满柜的奈雪杯子和周边,这一点在新茶饮中绝对是NO.1,你看不到任何秀古茗、茶百道杯子和周边的影子,喜茶和霸王也不多。
所以去年来奈雪依靠联名,获得了一线生机。虽然在二三线城市的门店数在不断收缩,但品牌价值尚存。
目前奈雪账上大概还有20亿港币左右的现金,还足够她烧两年左右,但是要走出颓势,在茶饮赛道最终生存下来,不是靠收缩和降成本,而是想着去提高服务,像霸王、瑞幸一样拿出一两款能长久生存且非常能打的好产品,不要再去追求高成本投入的门店模型,也不要太去追求科技感。
申浩和王小薇在的时候,我曾给公司提了很多建议,但好像都石沉大海,这也是我最终放弃持股奈雪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