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说美国能卡脖子中国
最近,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言论再次引发热议,他似乎在暗示美国有能力在芯片领域“卡脖子”中国,这番话语背后折射出的是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张忠谋的表态,与其说是对技术实力的自信,不如说是对全球化背景下地缘政治博弈的担忧。他以自己“美国人”的身份为出发点,似乎在警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远不只是技术层面的较量,更关乎国家之间的力量角逐。这种论调,让人联想到过去几年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供应链紧张。
进一步审视,张忠谋的观点可能过于片面。尽管西方在高端芯片制造方面拥有一定优势,但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以及新兴技术领域,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比如,中国商务部对镓和锗等关键金属的出口管制,就让试图依赖西方技术进行制裁的国家尝到了苦头。这说明,在科技竞争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真正做到“一手遮天”。更重要的是,张忠谋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担忧,也显得有些过时了。近年来,中国在芯片自给自足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麒麟芯片的回归和鸿蒙系统的崛起,就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有力证明。这些成就表明,即使面对外部压力,中国科技行业也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或许张忠谋的言论,代表了一部分人对科技竞争的惯性思维,即过分强调单方面的技术优势,而忽略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与制衡。事实上,科技发展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相互依存中不断进步。全球产业链的紧密联系,决定了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掌控所有环节。与其抱持“卡脖子”的零和思维,不如积极拥抱开放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展示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决心,也为全球科技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扼杀”的言论,只会加剧对立,唯有合作才能共赢。
看彼岸乱的妙
美国佬曾多次扬言,要摧毁台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