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湖北一名23岁的小伙结婚。婚后的他蜗居在家,不打工也不种田,分文未挣

哄动这史记 2025-01-26 09:50:42

1999年,湖北一名23岁的小伙结婚。婚后的他蜗居在家,不打工也不种田,分文未挣。没想到,十几年后,他竟成了实实在在的百万富翁。   2016年,熊庆华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个展“永生的乡村”,大部分作品都很快售出,一幅画最高卖到了一百三十万,而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举办个展了。   而谁能想到这位因为画风独特而被称为“中国梵高”的画家,在之前的二十年里,只是个不务正业的农民。   1976年,熊庆华出生在湖北仙桃永长河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   熊庆华家中条件还算不错,父亲是一个木匠,家里还有三十多亩地和一口鱼塘。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父亲的影响,熊庆华从小就对画画特别感兴趣。六岁时,他便喜欢拿着粉笔四处涂鸦,不管是邻居还是老师,都说他是个小画家。   年少的熊庆华,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画画上。他所有的零花钱都拿来买画册以及画具,闲暇时候他都会安静的坐在房间里临摹,连上课的时候他都会偷偷画画。   这也使得熊庆华从小成绩就不好。   在农村里,几乎每个人都觉得农民是搞不了艺术的,于是在初中的时候老师和父母都劝熊庆华好好读书,画画是没有出路的。   但是熊庆华却偏偏不愿放弃自己的热爱,初中毕业之后他就没有在读书了。   虽然在农村里读完初中就辍学的人并不少见,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或者是留在家里务农,可熊庆华无疑是一个“奇葩”。   他既没有外出打工,父亲让他帮着管理鱼塘,他也是敷衍着,坐在鱼塘边画画。   这样“啃老”的行为让他在村子里的名声越来越差,说他没出息,只会靠着家里,做那些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但面对四起的闲言碎语,熊庆华却疲于解释,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在坚持自己热爱的事情,并没有做错什么。   熊庆华会骑几十公里的自行车到市里的图书馆去翻阅那些绘画的书籍,那些不解的声音也成为了他画作的一部分,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肆意的挥洒在画里。   这让熊庆华的画充满着一种浑然天成的生命力。   后来到了结婚的年纪,因为自己“臭名远扬”,大部分家庭都看不上“游手好闲”的熊庆华,每次提亲都会遭到无情的拒绝。   但熊庆华无疑又是幸运的,1999年,他认识了妻子付爱娇。妻子没有觉得他不务正业,反而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两个人谈了十个月的恋爱就结婚了,婚礼很简朴,婚后的生活也依然朴素。   可是有了孩子之后,妻子觉得还是得出去打工才能养活孩子,于是夫妻二人便来到了深圳打工。   他当过送奶工,去流水线上工作过,可这些工作都让熊庆华感到窒息和枯燥,最终他还是逃回了家里,而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妻子身上。   逃避现实的熊庆华只能把更多对于生活无法诉说的委屈宣之画中。   他的画作总是带有超现实的抽象,这让他在应聘美工工作的时候吃了瘪,那是第一次他开始怀疑自己不会画画。   但还好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画着,他的坚持也让他等来了转机。   2010年,熊庆华的初中同学雷才兵衣锦还乡,已经在事业上小有所成的他从小就很欣赏熊庆华的画。   多年后两人再次相见,雷才兵看到熊庆华的画作后非常惊讶,他不敢相信这些竟然是熊庆华画的。   听到这番赞美,熊庆华还以为老同学只是在揶揄他。但雷才兵却是发自内心的,他把熊庆华的画作全部拍了下来,并且整理好发到了网上。   没想到一举引发了极大的讨论。   很多人都非常欣赏熊庆华画作里那种天马行空的构图和色彩,很有冲击力,甚至有人找上门来,要以一千块的价格买下他的画作。   那一瞬间,熊庆华感觉自己终于被看见了。   之后来买他的画的人越来越多,熊庆华还和画廊签约,每幅画都能卖到上万的价格。而他也如愿的举办了自己的个展,成为了他小时候梦想的画家。   现在的他已经是个身家百万的画家了,那些曾经质疑他的声音都变成了羡慕和崇拜。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农民熊庆华的画家梦:在嘲笑中画了20多年:被称“毕加索”

0 阅读:1
哄动这史记

哄动这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