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均GDP是中国6倍,那美国人生活质量是中国几倍?其实,西方经济学早被玩坏了,以色列还说2024年第三季度GDP增长3.8%呢!4.6万家企业倒闭,约60万人从北边撒丫子跑到南边躲避战火,难道是去旅游?
试问这种GDP有啥意义?中国GDP统计主打一个装穷,美国GDP突出一个炫富,印度GDP专业吊打牛顿,左脚踩右脚飞天,一斤牛肉七两尿,早成全球笑话了。
印度巨头信实集团,业务范围涵盖通信、能源、化工、钢铁、汽车和金融等众多领域,却只能依靠印度许可证活着,只敢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压榨印度老铁,一旦放开市场,中国二流企业都能干趴它。
网上有个问印度跌倒,美国能吃饱吗?问题是美国能吃到啥?要科技没科技,要工业没工业,要能源没能源……一根鸟毛都没有,吃个大锤子,难道吃咖喱十三香?
2023年全球GDP总量104万亿美元,美国27.36万亿美元,中国约17.89万亿美元,中美占全球GDP比重分别为17.2%和24.2%。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7.1%、38.3%和54.6%,美国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17.7%和81.3%。
第一产业,美国增加值2517亿美元,中国1.27万亿美元,中国是美国5倍;
第二产业,中国增加值6.85万亿美元,美国4.82万亿美元,仅为中国的70.44%;
第三产业,中国增加值9.77万亿美元,美国22.3万亿美元,仅此一项就超过了中国所有增加值之和,可见美国服务业有多逆天。
“甜甜圈”去美急诊科,仅跟医生聊了15分钟,就收到了一份5670美元的医疗账单,约4万人民币。他撞车撞凹别人的保险杠,就喜提1.1万美元理赔,约8万元人民币。奶奶的!这哥们润美国不到1年,就创造了差不多2万美元GDP。
有位抖音博主晒她在美国顺产生娃账单,总费用87891美元,约合63.7万元人民币。其中,进产房前在病房等候4小时4900、产房14706、化验8794、止疼药3608、麻醉剂3036、医用耗材677……
还有一项价值4000美元的皮肤接触项目,就是娃刚生下来,护士把娃抱到她跟前,让她摸一下,吓得她都没敢看自己娃一眼。有位在上海长妇幼顺产的女士也晒了她的账单,共计5505元人民币。两相对比,美国生娃费用大概是中国的116倍。
2023年,美国消费市场规模18.6万亿美元,中国消费市场规模6.9万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2.7倍,到底都消费了啥?只要看下大件消费就清楚了。
中国:销售手机2.89亿部、汽车3009万辆、彩电3656万台、空调6085万台、冰箱冷柜1.08亿台、洗衣机7996万台……
美国:销售手机3100万部、汽车1560万辆、彩电4000万台、空调866万台、冰箱冷柜8000万台、洗衣机4200万台……
中国手机销售是美国9.3倍,汽车销售是美国1.9倍,空调销售是美国7倍。从工业品消费来看,中国远超美国,而美国大部分消费都集中在服务领域。
有些人可能又会拿一元炸鸡说事,其实那玩意就是个梗,美国餐厅服务员最低时薪18美元,试问一小时卖出多少份炸鸡才能保本?实际价格是20美元8块炸鸡。
现在,沃尔玛和星巴克的临时工时薪最高能达到30美元,但资本家会把临时工每周工时控制在39小时以内,因为法律规定超过39小时就得买保险。
目前,美国日常碎碎念制造业回流,说穿了就是调整产业结构,但服务业占比高达80%以上的产业结构,怎么调嘛?仅仅依靠关税就能调过来?闭关锁国、小院高墙能调产业?这特么是大清经济学吗?
按理说,要提高制造业,就得减少服务业,至少得强化金融监管,把金融泡沫挤一挤吧,尽量把资本赶到制造业领域。但美国政府不仅不强化,还放松金融监管。环保政策反而异常严格,搞得世界第一农业大国,食品价格竟然贵得离谱。
其实,调产业结构是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因为它是一场零和游戏,一产和二产多吃一点,三产就要少占一点。问题是华尔街精英会放弃吃肉,去给制造业种草吗?餐厅服务员会放弃空调房,去流水线上打螺丝吗?红脖子会停止飞叶子,去工地搬砖吗?……
美劳工部就业报告显示,9月新增就业岗位25.4万个,但制造业却裁员了7000人,服务业新增20.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医疗和社工7.2万个,住宿餐饮7.6万个,政府部门增加了3.1万个。
其实,他们只是嘴上嚷嚷制造业回流,忽悠红脖子的选票,事实上早就放弃治疗了。随着制造业空心化、美债爆表、全世界去美元化加剧,美国不仅没法造血,吸血能力也会越来越弱。
不客气的说,美国政府早就在战略层面放弃了底层民众。零元购数额越来越大,LGBT细分越来越细,飞叶子合法化越来越广,美国底层民众早就放飞自我,破罐子破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