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7年,白起自刎于秦王命令下,临终时他仰天长叹:“我本该早就死了,我用欺骗的手段坑杀赵军降卒二十多万,这足以让我死罪!”话音刚落,白起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尽,结束了他一生辉煌却充满争议的军事生涯。 白起,嬴姓白氏,出生于秦国名门。他的祖先可能是秦武公之子公子白的后裔,也有说法称其为楚平王之孙白公胜的后裔。公元前295年,秦昭王开始实施图谋天下的战略,急需将才。白起便凭借军功,逐渐在秦国崭露头角。 公元前293年,秦相魏冉推荐白起为将,白起率军攻魏韩联军,并在伊阙大破敌军,生擒魏将公孙喜,首次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随后,他接连攻占魏国六十一城,逐渐成为秦国的主力指挥官。 白起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是公元前279年,他两度伐楚,攻破楚都郢,楚顷襄王被迫逃往陈地,楚国元气大伤。为此,秦昭王封白起为“武安君”,并称赞他为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的名将。 接下来的几年中,白起屡次击败魏、韩、赵、楚等国,攻城拔寨无一败绩。公元前260年,白起指挥的长平之战更是名垂千古。当时,赵国因赵括接替了廉颇指挥,决定与秦国决一死战。白起巧妙断粮,赵军被围困四十六天。最终,赵括被射杀,赵军二十多万降卒被白起以“反复无常”为名,全部斩杀,只留下少数人返回赵国。这一战使白起声名远扬,但也为他后来的人生埋下了祸根。 长平大胜后,白起曾建议继续攻赵灭国,但秦相范雎却认为秦军已疲,劝秦昭王接受赵国的割地求和。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白起为此与范雎结下了仇怨。公元前259年,白起拒绝领兵攻赵,认为邯郸难以攻克且周围诸侯可能来援,然而秦昭王强令他出征。白起借病推辞,最终在秦王强令下带病出征。 然而,白起的身体已无法支撑战斗,他的迟缓反应激怒了秦昭王。最终,秦昭王令其在杜邮自刎,白起死时感叹:“我何罪之有?也许我早该死。长平之战,二十多万降卒被我欺骗致死,这已足以让我付出生命的代价。” 白起一生指挥七十余战,未尝败绩,单是长平之战就斩首赵军七十万。尽管如此,他最终因长平之战的屠戮而蒙上不名誉的阴影,未能善终。秦国民众悲叹其死,纷纷为他建祠祭祀,称其为“白起死非其罪”。
公元前257年,白起自刎于秦王命令下,临终时他仰天长叹:“我本该早就死了,我用欺
爱吃凉拌菜
2025-01-25 17:19:52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