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年,汉王朱高煦谋反被擒后,户部侍郎陈山则建议明宣宗连赵王也捉拿,认为赵王与汉王早有密谋,若不加以除去,未来赵王恐怕也会反叛。明宣宗面临两难,不知该如何处理,心中纠结。内阁首辅杨士奇劝解,认为赵王未曾谋反,不必追究,遂让明宣宗感慨地说道:“先帝与二位叔叔深为友爱,汉王反叛是事实,但赵王并无不轨之事,朕不忍违背先帝托付。” 然而,随着汉王朱高煦被押往京城,朱高煦坦言曾派人去赵王处试图共同谋反。户部主事李仪认为,赵王知晓汉王不轨却未加揭发,实为欺君之罪,建议削去赵王的护卫。但宣宗心中仍存叔侄情谊,且没有实质证据,决定未依李仪之言,未削赵王的护卫。 几个月后,赵王朱高燧主动上书,放弃了常山中护卫及相关职务,宣宗仅收回了护卫的请求。宣德六年(1431),赵王朱高燧去世,享年四十九,追谥“赵简王”,由次子朱瞻塙继承赵王爵位。 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皆为孝文皇后徐氏所生。在明太宗朱棣在位时,汉王与赵王曾合谋夺嫡,最终因伪造遗诏被捕,两次均因太子朱高炽为其求情而得到宽恕。1423年,朱棣病重时,护卫指挥孟贤勾结他人伪造遗诏,图谋毒死朱棣、废太子朱高炽,立赵王为帝。此事很快被揭发,孟贤被捕并处死。朱棣询问赵王朱高燧是否知情,赵王吓得无法作答,太子朱高炽力为赵王辩解,称“此为下人所为,赵王不知。”事件后,赵王的行为趋于收敛,尽管汉王日后犯事牵连到他,最终还是未追究其责任,得以宽恕。
1426年,汉王朱高煦谋反被擒后,户部侍郎陈山则建议明宣宗连赵王也捉拿,认为赵王
瀚霖学史吖
2025-01-25 17:19:06
0
阅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