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中师生教高中何以成名师 前面本人述文说过,本人所在县,连续多所高中校长,包括

荷叶闲客 2025-01-25 11:28:26

再说中师生教高中何以成名师 前面本人述文说过,本人所在县,连续多所高中校长,包括县一中校长,以及连续多任教育局长均是师范生。这样现象不是个案,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什么会这样呢?有诸多原因,值得研究。 首先是怎样才能教好书的问题,或者说,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教好书的问题。笼统地说,就是要有知识和能力。其中能力又是第一位的。教师首先要有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一进教室,就有王者的气场,不威自严,吵事诸小,立刻肃静行注目礼。其次要有表达能力,语言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听了老师的课,就要事半功倍,因为,老师的课,表达准确,兼有生动、灵活、幽默、风趣,要言不烦。第三,爱好广泛,兴趣多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可以有专攻,不可全外行。第四,有较好的书法功力,板书无懈可击。第五,反应敏捷,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第六,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教师的知识分两种,一种是学科知识,如教物理,要有物理知识,教数学要有数学知识,等等。还有一种就是师范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所教学科的教法知识,和平时的通识培训部分的其同的。这种知识也包括当教师需要的独特知识,如即席演讲知识,动手写好字方面的知识,自学最新知识,更新知识,等等。总之,知识和能力是结合在一起的。某些能力实际也是知识到一定境界的灵活运用。作为教师的能力强,也叫专业素养高。 本人听课,不了解教师的情况下,就知道该教师是否是师范生,准确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实就是听讲课,看板书,包括看课的整体构架。如果普通话不准,语言啰嗦,有笔顺不正确的字,板书违反常规,教学步骤不清楚,常见技法不熟,要么是非师范生,要么是学渣。 中师生的知识不如现在的九八五,甚至连一本都不如,但专业知识扎实。另外,师范生能力超强。作为教师的能力超强。这是师范生易成名师的重要原因。 第二,教学相长在师范生面前,效果特别显著。因为师范生自学能力超强。我有一朋友,他原来教初中语文,后来进县一中教高中语文,高一教起,他刚教时,几乎会要哭了,许多东西全弄不清,他说,尤其是那选择题,在他看来,要么四个都是对的,要么四个都是错的。反复酙酌,居然最后两个不能定夺。但他反重读书,大量解题,精心备课,第一届高中,成绩还可以,没有为省重点高中抹黑。升教研组长。又三年,教学质量领先,那时也有名校来教师,如华东师大湖南师大等,他并不弱于他们,升为教导主任。后来居然为该校语文头牌!还有一位朋友,他是小师范生,因能力强和机缘巧合,教初中,成初中校长,学校牛气冲天,升高中校长,教高中政治。开始他连教都怕进去,他没有教过高中,高中政治知识全是一片空白。每次上课,校长的他都故意迟到半分钟,怕学生请教他的题目。但他不敢懈怠,没日没夜备课,找资料,学习。居然质量不错。三年后高中政治行家!校长工作认真,教师自然不用扬鞭。不久就升为省重点高中校长。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同班同学也有多人是省重点高中骨干。其实他们的成长之路大同小异,教学相长是重要原因。 第三,师范生所学知识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差!记得某教育学上有一个绘画,那个条形图,低区在高中之下,高区却在大专之中。什么意思?内容学得少的,知识比高中少,但内容学得多的,比部分专科生学得多。师范学习是有弹性的,内容可多少。像本人那一届(最后一届高中起点师范生),有专教材,还有本科教材。像数学,读中师时,解常微分方程都学过。 话休繁琐,总之,师范生知识算不上很丰富,但教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加上原来录取比例低,成为高中名师,应该是高概率事件!

0 阅读:47
荷叶闲客

荷叶闲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