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同事,她妈妈53岁那年因病去世了。她老家在外地,单位领导特别照顾她,让她安心回家处理后事。安葬完母亲后,她很快回来上班,没在家多停留。我们都劝她多陪陪父亲,但她只是谢过我们,变得沉默寡言。
之后,我们常看到她拿着电话在走廊上讲很久,情绪很激动。她跟我住一个小区,我们经常一起上下班。有一天下班路上,她突然哭了起来,哭得特别伤心。我静静地陪着她,因为我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任何言语都苍白无力,只有时间能治愈。
哭完后,她跟我说:“姐,一定要好好爱自己!”我点点头。接着,她向我敞开心扉。她爸爸是当地中学的校长,妈妈是农民。记忆中,爸爸很少帮妈妈干农活,妈妈却里里外外忙不停,还要照顾她和妹妹。妈妈很胖,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她和妹妹都很担心。
她总觉得爸爸不把妈妈放在心上。妈妈病危时,她赶回家,极力要求医生抢救,可爸爸却说医生说没意义。她内心虽同意医生,但爸爸的话让她无法接受。
按照老家习俗,妈妈遗体要拉回家办葬礼,但爸爸坚决在医院火化了。没几天,爸爸就找她谈再婚的事。她愤怒地质问爸爸,爸爸却说趁她在家商量。她一口回绝,跑去找小姨哭诉。小姨告诉她,房子虽是爸爸翻新的,但宅基地是姥姥姥爷的,爸爸无权独占。她得让爸爸供妹妹上完学。
于是,她和爸爸谈了。那天,院子里蝉都不叫了,太阳毒辣。她看着墙上妈妈的照片,眼泪直掉。爸爸坐在马扎上等她开口。她感觉和爸爸像在谈判,亲情荡然无存。最终,爸爸同意供妹妹上大学,再婚后不住这个村子。
她回来上班一个月后,爸爸就和一个女人在城里买房同居了。她可怜的妈妈,生前都没去过县城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