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朝末年,也有那么几个聪明的藩王,比如周王朱恭枵,他就拿出了好几十万两银子来

清风扶柳 2025-01-25 04:25:22

到了明朝末年,也有那么几个聪明的藩王,比如周王朱恭枵,他就拿出了好几十万两银子来帮忙。 你知道吗,那时候的河南老百姓过得可苦了。那儿住着好多皇家的亲戚,亲王就有七个,郡王八十多个,再加上其他的宗室子弟,朱家的后代加起来有七千多人呢。这么多人都要老百姓来养活,负担可想而知有多重。 老百姓不光得养这些皇亲国戚,还得交很多税,官吏们还贪污剥削,真是雪上加霜。后来,农民起义闹得凶,外敌也打进来了,朝廷为了凑军费,又加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税,老百姓的日子就更没法过了。那时候,李自成带着一帮农民起义军来到了河南。他喊话让饿肚子的老百姓一起反抗,去打官府,抢粮食。好多没活路的百姓都跟着干了,起义军一下子就变多了。到了1641年初,李自成打下了洛阳,抓住了福王朱常洵并杀了他,还开了粮仓给饿肚子的人吃。这事儿一传开,周边的饿肚子百姓都跑到洛阳来领粮食,起义军的人马一下子就涨到了五十万。 朝廷一看这形势不对,知道开封这个地方太重要了,就赶紧从各地调兵来帮忙。这时候,周王朱恭枵可聪明勇敢了。他拿出五十万两银子来奖励守城的士兵,还悬赏大钱,让大家拼命打敌人。他还让城里的居民都动起来,每人每天给五钱银子,轮流到城墙上拿着竹竿巡逻,大声喊口号,让声势更大。要是谁能往起义军脸上拍一砖头,就给十两银子,这样一来,老百姓的劲头可足了。大家齐心协力,开封城好几次都挡住了起义军的攻打。李自成三次想打下开封,但都没成功。特别是第三次,他左眼还被箭射伤了,伤得很重,只好撤兵。这事儿让起义军的信心大跌,也给明军争取到了休息的时间。历史啊,其实就是由好多不起眼的小事儿凑起来的。有时候,那些好像没啥大不了的决定和做法,到了节骨眼儿上,却能扭转整个历史的局面。就像周王朱恭枵干的事儿,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不仅大手笔地拿出好多银子来奖赏士兵,还想了个妙招,让大家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战斗力噌噌往上涨。这既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难题,也是给以后提了个醒:碰到难关,脑子好使和胆子大,缺一不可。就像柴静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选的路,而这些选择,说不定哪天就成了改变人生的大事儿。

0 阅读:293

评论列表

江渐月

江渐月

2
2025-01-29 13:48

即然周王朱恭枵这时候能拿出十几万的银子守开封,为什么不在农民起义前把这些银子用在灾民身上,好歹在起义开始前平定起义的苗头基础呢?

清风扶柳

清风扶柳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