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滕西远私藏两支手枪,民警让他上交,可他却说:“这两支枪,一支是粟裕大将给我的,一支是开国中将给我的,你们要哪支?” 1996年的时候啊,国家出了新规定,说老百姓不能私自藏枪了,这是为了让大家生活得更安全,少些因为乱开枪惹出的事儿。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叫滕西远的老兵遇到了难题。他手里头悄悄藏着两把很有故事的手枪,一把是粟裕大将军送给他的,另一把呢,是开国中将廖容标给的。这两把枪不光是他个人勇敢的证明,还让人想起以前打仗的那些日子。1940年,滕西远才15岁,就加入了八路军当侦察兵。有一次出去执行任务,为了不被日军抓到,他躲进了村里的猪圈里。这时,一个日军小头目走了过来,滕西远瞅准机会,从猪圈顶上跳下来,一下子就把他干掉了,还顺道捡了把日军的手枪回来。没多久,在廖容标的部队打埋伏战时,滕西远又立新功,廖容标高兴得不行,把自己的手枪送给他当奖励。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滕西远升为了炮兵连连长。有一次围攻敌人时,他发现有一百多号敌军想偷袭我们的先头部队。滕西远和警卫兵赶紧躲到了路边的草丛里,成功拖住了敌军,等援兵一到,就把敌人全歼了。粟裕大将听说了他的事迹,觉得他既聪明又勇敢,就亲自送了他一把纪念手枪作为鼓励。新中国成立后,滕西远老先生曾经合法拥有过两把枪,还有专门的持枪证呢。但后来新法律出来了,警察就让他把枪交上去。滕老先生一开始怎么也不肯承认,可警察拿出了证据,他也就没话说了。警察说要收枪的时候,滕老先生就说:“这两把枪,一把是粟裕大将送给我的,另一把是开国中将给的,你们要哪一把呢?” 警察听了后,沉默了一会儿,他们知道这两把枪对滕老先生很重要,但也得按法律来。后来,上面的公安部门想了想,决定把枪里的子弹和能开枪的东西拿走,枪还是留给滕老先生自己保管。滕大爷叹了口气,说既然这样,那就拿出来吧。警察大哥批评教育了滕大爷一番,还按规矩给了他点儿惩罚。虽然枪被收走了,但滕大爷心里没觉得不对劲儿。他明白,这么做是为了国家好,为了大家伙儿的安全。 收老百姓手里的非法枪支,是保平安的必要手段,但要是那些有革命故事的枪,那就得另说了。对滕大爷这事儿,法律严是严,但也讲人情,这样既照顾了老革命家的心情,又让社会更稳定了。这既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给法治社会添砖加瓦。从这里头,咱们能看出法律厉害归厉害,但也有温暖的一面,还感受到了社会在发展,人心也跟着暖和起来了。
1996年,滕西远私藏两支手枪,民警让他上交,可他却说:“这两支枪,一支是粟裕大
寂寞的电脑
2025-01-24 23:31:06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