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一生追求爱情,最后得到了吗?曾发文:我的人生一败涂地

时光旧影的追梦师 2024-12-19 15:48:02

即使你不认识琼瑶,也应该知道还珠格格把,那是几代人的青春呢,另外琼瑶是金庸先生的表外甥女,就在今天下午一点半,这位“言情教母”在家与世长辞,享年86岁。对于琼瑶这个人网上一直争议不断,很多人喜欢她的作品,也有很多人称之为“狗血剧情”“毁三观”。简单聊聊这个人吧!

6

琼瑶1938年出生,从小家庭富裕,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还有一个龙凤胎弟弟,1942年他们从四川回到湖南衡阳的时候,不巧赶上了衡阳保卫战打响,一家人因此流离失所。混乱中,弟弟走失了,家里人都很难过。本来父母一直重男轻女,因此父母万念俱灰,决定带着琼瑶跳河轻生,最终琼瑶的哭喊唤醒了母爱,父母决定坦然面对,而且弟弟也生死未卜,他们一家继续寻找弟弟。

经过千辛万苦的寻找,终于弟弟失而复得,一家人喜极而泣,这些经历其实后来都被写进了她的小说里,后来抗日战争胜利,他们一起去了台北,在那里定居下来,父母都在学校教书,因此对她的教育非常重视,然而,除了对写作感兴趣,琼瑶的-其他学科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仿佛她对那些东西毫无兴趣,任凭父母怎么说怎么教都不会!

父母对她都很失望而且经常批评他,相比于弟弟的优异成绩,她觉得自己被孤立了,冲动之下,她喝下了一整瓶安眠药,并写下了遗书:一个破碎的我,无法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我。好在被父母发现及时,她被抢救了回来,对于她的这种行为,父母都很失望,但也很无奈。

此后她决心专心写作,既然在全面发展上面不具备优势,那就专心写文章吧,她最喜欢写的是爱情小说,到了高中那会,她的写作水平得到了语文老师蒋仁的认可,蒋仁经常对她悉心指导,逐渐两人竟然互生情愫,但是两人年龄相差足有25岁,而且蒋仁中年丧偶,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年大叔,在他的父母看来,他们怎么都不可能同意这样不正常的恋爱的。

开始他们并未公开,然而纸包不住火,最终琼瑶的母亲得知这个事情后,大发雷霆,甚至直接去到学校和老师对质,还去了教育部门举报,最终,蒋仁被学校解聘,临行前,琼瑶和蒋仁约定:等琼瑶20岁,他们就私奔!

蒋仁:“请为了我活下去,你20岁生日那天,我会在嘉义火车站等你!”

琼瑶:“原来我的心真的会碎”。

此情此景是不是和琼瑶的某个影视剧又对上了!

20岁那年,琼瑶食言了,因为家里看的太紧,她没有机会跑出去,此后她高考再次不理想,这时候她已经放弃了,决心不再执着追求大学,还不如安心来写作。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后来他遇到了有着同样文学梦的庆筠,此人是台大文学系的才子,两个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庆筠对琼瑶说:“反正我们都爱文学,就在一起吧!”琼瑶再一次沦陷了,她觉得自己的爱情再一次来了。不顾家里的强烈反对,七个月后两人成婚!

婚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婚后他们不得不面对这些,为了生活,即使怀着身孕,琼瑶也要想办法赚钱,后来她发现爱情小说市场大,变现快,于是开始着手爱情小说,然而庆筠却对她的作品嗤之以鼻,认为文学不应该是这样的!二人逐渐有了矛盾,后来庆筠不回家。琼瑶万分难过!

很快琼瑶的一部长篇小说《窗外》问世发表,尽管外界好评如潮,但是丈夫庆筠却勃然大怒,认为琼瑶这是对旧情的不舍,二人随即争吵之后走向离婚。

琼瑶随后陆续发表《哑妻》《婉君》《在水一方》《一颗红豆》,获得巨大反响,并且在影视中也占据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得到了杂志社社长平鑫涛的高度赞赏和肯定,二人慢慢走近,琼瑶的内心再次被温暖,虽然平鑫涛已经有了妻子和三个孩子,然而她毫不在乎,离婚后,她甚至直接住进了平鑫涛给她租的房子里面。平鑫涛经常过来,对于自己的妻子,平鑫涛则是逐渐冷淡!实际上,平鑫涛的妻子和他可以说是一路坎坷走来,最终创办《皇冠》杂志,如果不是琼瑶的出现,他们是可以有一个完整的家!

得知丈夫的婚外情后,平鑫涛的妻子选择了忍受,为了孩子,为了保全这个家庭,她默默i付出着。然而平鑫涛变本加厉,开始长时间夜不归宿,对他们不闻不问。最终他们还是离婚了。1979年,平鑫涛和琼瑶正式成婚!他们在台北买了一块地,建立了他们的新家!平鑫涛的前妻,逐渐走出伤悲,后来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国画大师!

世事无常,平鑫涛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中风,此后病情加重,变得痴呆,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人长期陪伴照顾,然而琼瑶却开始嫌弃他,并找到平鑫涛前妻的三个孩子,指责他们不孝!双方家庭一直争议不断,一直到2019年平鑫涛去世之前,双方家庭还在为“是否继续治疗”而不断争论!

之后平鑫涛的子女谴责琼瑶:“你的爱情是建立在别人牺牲的代价上方的,不值得被歌颂和炫耀!”,琼瑶对此曾表示羞愧:“我的人生一败涂地!”平鑫涛的前妻在晚年也发表过文章来揭示琼瑶和平鑫涛的事情!

一直以来,对琼瑶的评价争论不断,很多人谴责她的小说“毒害”了多少人,也有人认为对爱情和追求没有错,逝者已逝,说再多已无用,愿86岁的琼瑶一路走好吧!

-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