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班主任邀请我一道家访,不好直接拒绝,只好找个理由含蓄地推辞了。
不是我偷懒,也不是不支持班主任工作,而是觉得这种方式不好,完全有更好的办法取代家访。
近两年开始,我们学校刮起了一股家访风,领导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寒假暑假都要家访。
班主任带着主科老师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学生家里去,家访对象有学霸也有学困,学霸是探查情况,班级群里发布学霸的优秀表现,以作为效仿的榜样,学困也是探查情况,群里暗示各种改进的方法。
效果怎样,后续没有跟踪调查过,不好轻易下结论,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家访后有显著变化的,鲜少!
暑假,将近两个月,时间长怕孩子懈怠,家访还有点理由。寒假,除掉过年,还剩几天,刚分开又要看到老师,学生能不厌吗?
我敢肯定百分之百的学生不愿意老师来家访,老师一来就会提要求和希望,四门主课教师加上个班主任,你一言,我一语,我能想象孩子在老师面前局促不安的样子。孩子做得再好,老师都会提建议,意见听多了,头都要炸开还不敢表现,孩子能高兴吗?
家长呢,家长也不希望老师来,好不容易孩子放假了,班级群里暂时消停了,也不要时时刻刻叮嘱孩子做这做那,一地鸡毛刚打扫完,老师又来了。老师是谁?老师是要求的化身,老师一来,建议就到,哪怕是成绩再优秀的学生,老师眼里都有上升的空间,家长刚刚松弛的大脑又被上升希求带来的焦虑填满了。
家是每个人的私人空间,老师在家长眼里是外人,家访意味着闯入人家的私人空间,谁乐意被外人窥视?加上老师的身份,家长更不自在。况且,如果不是富裕人家,家长肯定不愿意老师看到自家窘迫的样子。
那学生有问题怎么办,电话联系不行吗?老师真心关心学生,发现问题可以主动打个电话,家长和孩子都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某门学科有针对性地提建议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几个老师一起上门,建议反而不能集中,学生更无所适从。
这是我的想法,不知道能得到多少同行和家长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