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岱崮奇观到黄金水源地,深藏不露的北方喀斯特宝藏 提到岩溶地貌,大多数人会想到降水丰沛的西南地区,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贵州织金洞、黄果树瀑布等。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中国北方也隐藏着一个独特的“岩溶大省”——山东,这里的可溶性岩层占全省总面积的1/10,堪称北方岩溶地貌分布最广的省份之一。 山东特有的“岱崮地貌”是一大奇观。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国南方的喀斯特景观体系,可以说是温带地区喀斯特景观的典范。这种地貌多分布在沂水、沂源、平邑等地,其中以“沂蒙七十二崮”代表的景观最为著名,是继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之后的我国第五大岩石地貌类型。 山东不仅地上风光秀丽,地表之下也发育着大量独特的岩溶洞穴及岩溶地下水,展现出山东这一“喀斯特大省”深藏不露的独特魅力。可溶性岩层易被侵蚀,形成数量众多的岩溶洞穴及孔隙。地表的降水也沿着这些通道不断下渗,汇聚到隔水层或者透水性低的岩层中,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其中一部分地下水在隔水岩层与地表交会处涌出,形成了济南趵突泉这样的岩溶泉群。趵突泉水质清冽甘美,最大涌水量为24万立方米/天,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而更大部分的水源则潜藏在这片广泛发育的喀斯特地貌之下,这些蕴藏着的大规模岩溶水和潜流资源,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 东阿县地下水天然弱碱性,接近人体血液pH值,富含17种微量元素,密度1.0038克每毫升,意味着每吨水要比纯水重3.8公斤;锶含量超过0.4毫克每升,是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的两倍。东阿县地下水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评价为符合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 古人们通过经验和直觉,早早就发现了这片“黄金水源地”。明代李时珍称“东阿水乃济水所注,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隔疏痰止吐。其水清而重,其性趋下,较旁之水重十之一二不等”。清代陈修园也认为“其水较其旁诸水,重十之一二不等”。 所以说,东阿县地下水得“两山一水”之精华,是其他地方无法得到的。山东,这个隐藏的北方喀斯特大省,还有多少深藏不露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从岱崮奇观到黄金水源地,深藏不露的北方喀斯特宝藏 提到岩溶地貌,大多数人会想到降
带你遇见世界
2025-01-24 16:46:4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