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是心梗的“放大镜”?提醒:腿部出现这4种表现,尽早检查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

河西有事 2025-01-24 15:36:13

腿部是心梗的“放大镜”?提醒:腿部出现这4种表现,尽早检查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健康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前,我们需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健康细节,因为这与我们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今天,就来聊聊令人担忧的急性心梗。 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多达 3.3 亿,约占总人口的 25%,这意味着每 4 个人中就有 1 人是心血管病患者。更严峻的是,心血管病在我国城乡居民死因中位居首位,平均每 7 秒钟就有一人因心血管病离世。而急性心梗,正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最大 “元凶”,并且近年来心梗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一、容易心梗人群的共同特征 心梗是冠心病发展到后期的严重表现。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数量不断攀升,且越来越多年轻人被波及。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持续缺血缺氧,致使心肌坏死的严重病症。随着年龄增长,冠状动脉会形成斑块,斑块一旦破裂进入血液,就可能形成血栓,堵塞动脉血管,使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坏死,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联勤保障部队第 983 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星曾在一天内连续抢救三位 40 多岁的心梗患者,经观察发现,这些年轻患者大多有以下 6 大共性: 长期吸烟:这几位患者都有多年吸烟史,长期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显著增加心梗风险。 体型肥胖:从外观上看,他们体型肥胖,且多为腹型肥胖,肥胖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大幅上升。 男性居多:年轻男性比女性发生心梗的风险更高,这几位患者均为男性。不过,更年期后的女性因雌激素减退,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增加。 饮食不节制:俗话说 “病从口入”,这些患者饮食毫无节制,从不控制饮食,健康均衡的饮食至关重要。 缺乏运动:当下很多人下班后就喜欢窝在沙发上,不爱运动,这种习惯也是心梗的重要诱因。 忽视 “三高”:这三位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但他们从未检测过这些指标,也未加以控制。 二、腿部异常:心梗的预警信号 网络传言腿部是心梗的 “放大镜”,这种说法有一定科学依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指出,患有外周动脉疾病的人,心梗风险会增加 5 倍。外周动脉疾病是指下肢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影响下肢正常供血。《美国医学杂志》子刊研究也表明,约 5% 有症状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会在 30 个月内出现心肌梗死。 当腿部出现以下表现时,需警惕心梗: 无故腿麻:腿部无压迫、姿势正常,但一侧腿部无故发麻,需小心心梗。 腿部肿胀:若一条腿明显比另一条腿粗,按压痕迹难消退,要警惕下肢水肿。 腿部隐痛:腿部有不明显钝痛,按压时局部疼痛,可能是血栓、心梗前兆。 腿部变色:腿部出现红色、发白、发亮、青紫色等异常变色,伴有瘙痒、脱屑等症状,可能提示心梗。 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饮食要点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众多,每 5 个死亡的人中就有 2 人死于心血管病。预防心血管疾病,健康生活方式很关键,饮食尤为重要。 2023 年 5 月 8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水果、全谷物、蔬菜摄入过少是我国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主因。同年 12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研究指出,高钠、高红肉、低全谷物的饮食方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负担。 预防心血管疾病,饮食要做到 “三多三少”: 多吃水果:每天摄入 200 - 350 克水果,饭后 1 - 3 小时食用,换着颜色吃,不喝果汁。 多吃蔬菜:多吃蔬菜,叶子颜色深的营养更丰富,如黄瓜、茄子、冬瓜等。 多吃全谷物:全谷物占主食四分之一,粗细搭配。 少吃盐:盐摄入过多增加疾病风险,注意隐形盐食物。 少吃红肉:少吃五花肉、肥牛等高脂肪红肉,每周食用不超 3 - 5 次,选择健康烹饪方式。 少吃精制碳水:少吃米饭、面条等精制碳水,适当加入粗粮、杂粮。 心梗在我国高发,且严重威胁生命。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心梗,饮食遵循 “三多三少”。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要提高警惕,防范心血管疾病。

0 阅读:451
河西有事

河西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