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7岁医学博士陈菊梅,对医生郑重地表示要摘掉扁桃体、切除阑尾,还要求

乐宝侃世界 2025-01-24 14:29:27

1972年,47岁医学博士陈菊梅,对医生郑重地表示要摘掉扁桃体、切除阑尾,还要求拔光全部的牙齿!这话一出口,周围的人都被吓得不轻。 陈菊梅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从小她就目睹了疫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一颗救死扶伤的种子在她心底种下。 凭借着不懈得努力,她成功考入了浙江医学院,又去了苏联深造,有着很多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病毒性肝炎在中国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陈菊梅所在的302医院,患者特别的多,她顾不上疲惫,每天在病房和实验室之间忙碌,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攻克肝炎的线索。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损害了她的身体,扁桃体反复发炎,肾脏也出现问题。 让她饱受折磨,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科研和诊疗工作。 1972年,47岁的陈菊梅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身体的病痛,一边是急需要解决的医学难题。 在艰难的决战中,她选择了后者,为了彻底排除身体的炎症对研究工作的干扰,她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主动要求医生拔掉自己所有的牙齿、摘掉扁桃体、割掉阑尾。 手术台上,她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的退缩,手术之后,身体的虚弱并没有阻挡她回归岗位,她又迅速的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实验,陈菊梅终于从五味子中提取出有效成分。 成功研制出“肝得安”等药物,让慢性重型肝炎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她首创的“鞘内注射法”,为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2003年非典爆发,78岁的陈菊梅不顾个人安危,率先进入隔离病房。 她深入调研,掌握一手资料,三天三夜未眠,编写全国第一本《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为抗击非典提供重要指导。 2008年的汶川地震,83岁的她赶赴灾区,参与指导防疫工作,为灾区传染病防控贡献力量。 2021年11月5日,陈菊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的精神一直都在。 她用一生践行的医者使命,尤其是47岁的无畏抉择,展现出为医学事业奉献一切的决心。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著名传染病专家陈菊梅因病逝世,遗体捐赠首都医科大学

0 阅读:58
乐宝侃世界

乐宝侃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