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对商鞅的背叛和回归—— 商鞅所设计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中,只有“彻侯(汉称列侯)”是有封地的(大者食县、小者食亭,而且“得臣其所食吏民”,相当于是“国中之国”)。 连“关内侯(又称伦侯)”都是只有“号”,却没有“国邑”的“虚爵”。该爵位的设计在后世最受推崇,因为它既有“酬庸之典(酬劳大功的象征性荣耀)”,又避免了封建的弊端。 秦法不轻以土地赐人,可以从王翦率兵灭楚前,向秦王提的要求中看出来: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 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指有实封的彻侯),故及大王之乡(偏爱)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所以,有人说商鞅是封建分封制弊端的终结者,起码在制度设计上是这样的。 刘邦的分封体系继承了商鞅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但“彻侯”上又加了一层“王”。 这个“王”的权力很大,相当于恢复了两周时期的诸侯王。 他们“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于天子。”(《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他们有独立的赋税、军政大权,其实就是可以随时割据的军阀。 为了剿灭或给这些军阀“去势”,从刘邦到汉武帝都费了很大的劲,这也算是对商鞅所设计的军功和行政制度的背叛后的回归吧。
刘邦对商鞅的背叛和回归—— 商鞅所设计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中,只有“彻侯(汉
耐读历史
2025-01-24 14:25:09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