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子14000元的苹果手机掉了,她跟着定位找到了捡手机的大妈,要求对方归还,而对方却不愿意。最后女子的朋友支付了对方1000元钱,大妈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归还了手机。事后,女子觉得大妈的行为不妥:如果是自己自愿给大妈钱那无所谓,但是大妈却开口要钱,她就觉得特别不妥。难道不应该是拾金不昧吗?于是准备起诉大妈。
素材来源于:天天360
郑女士进了一趟超市,回来后就发现手机不在了。她掐指一算,应该是手机掉在了超市,于是赶紧地回去寻找。 不过,实物招领处并没有收到该手机,于是她赶紧根据手机的功能定位搜索该手机的去向。 最后发现手机的定位还在运行当中,知道是被人捡到了,于是喊上自己的男性朋友就追了过去。因为她不确定捡自己手机的是女性还是男性,一旦和对方发生争执,怕吃亏,于是才找了自己朋友一并去。 最后跟着手机运行的轨迹来到了一栋大楼,这是住宿楼。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携带手机的大妈。 现在真相大白了,是大妈捡到了自己的手机。郑女士也开门见山地说,希望对方把手机归还自己。大妈却不以为然,既不说还,也不说不还,反正讲了一大套的道理。 并且还说到之前还捡到过别人几万元的项链,最后她还是没有给,因为觉得是捡的,别人无权让她给,最后别人给了好处费她才给的。 这事大家明白了,对方是要好处费呀!郑女士心想:“你捡到东西不应该拾金不昧吗?怎么还开口要钱了呢?如果你直接给我,我知道给你红包,也知道给你买礼物,甚至制作锦旗,但是你开口要,这就不大好了吧?” 此时,郑女士还在讨要手机,并没有说出给好处费的意思。不过在一旁的男性朋友却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愿意给对方1000元好处费。 毕竟这款手机是14000元的,再加上大妈已经暗示了她捡到黄金后,人家给她的好处费也不在少数,所以男性朋友想一次到位给够,希望她赶紧把手机拿出来,免得节外生枝。 可是大妈对于这1000元钱还有点嫌少,心不甘情不愿的,还想讨价还价。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她终于归还了手机给郑女士。 手机虽然拿回来了,但郑女士心中郁闷,自己的手机却被活生生地“讹”了1000元钱,简直是心生不满,也觉得现在的传统美德怎么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了。 最后,她找来记者把事情说明了一下,希望为自己讨要说法。她还是认为,拾金不昧是传统美德,如果你归还了手机,自己一定会酬谢你,但是开口要钱是两码事,这完全违背了传统美德。 不过,记者在联系大妈的时候,却没有打通电话,也没有得到大妈对于自己索要好处费的主张和想法。 不过,郑女士表示,自己一定会用法律来维权。本来大妈就属于不当得利,应该无偿归还给自己,现在却开口要好处费的行为,涉嫌讹诈,应该受到处罚。
1、大妈的行为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和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
在本事件中,大妈捡到郑女士的手机,手机属于郑女士的个人财产,大妈没有合法依据取得该手机,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如果大妈拒不归还手机,郑女士有权请求大妈返还手机。 2、大妈索要报酬的行为是否构成讹诈。 讹诈在法律上一般指敲诈勒索,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主观故意:需看大妈是否具有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的故意。在本案中,大妈未明确表示有虚构事实等行为,但有索要报酬的行为。 行为表现:看是否使用威胁、恐吓、要挟等手段迫使对方就范。案例中大妈未明显使用此类手段,只是暗示和讨价还价。 造成后果:考察是否给对方造成了实际的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郑女士支付了1000元,可视为有财产损失。 仅从现有描述看,大妈索要报酬的行为难以直接认定为讹诈,但如果大妈以不归还手机相要挟,迫使郑女士一方支付报酬,则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的违法行为。 3、关于拾得遗失物的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拾得人有义务返还遗失物。同时,拾得人在返还遗失物时,有权请求权利人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但如果拾得人主动索要超出必要费用的报酬,且采用了不合理的手段,则可能涉嫌违法。
在本事件中,大妈若只是要求支付合理的保管等必要费用,是有一定法律依据的,但大妈并非基于必要费用索要,而是单纯要好处费,这种行为不符合法律对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遇到这类小仙女,以后改个名字,保管费。我有次掉了个东西在的士上,其实也不贵,十几块罢了,结果司机打电话说东西在他车上,叫我去拿。我问了地方,过去还是带了包玉溪过去。
直接把手机丢水里
你大妈的行为虽然不好、你也不咋地、骗大妈感情、钱给了、手机拿回来了又想着把钱要回来、哪有那么多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