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返程上海,邻座是一位从潜江站上车的老太太,接近七十岁,人很瘦,精神矍铄,双手拎着两包行李,还背着鼓囊囊的一个大包,都不知道怎么上得车? 她颤巍巍地把手中行李放下后,气喘吁吁地从兜里掏出车票,问我这个车厢座位是不是*车*座? 确认后,老太太松了一口气,坐了下来,用家乡话感叹火车太新了,不像以前那么挤了,难怪车票这么贵? 车开动后,我看老太太行李还堆放在座位底下,背在身上不卸下来,影响他人走路,自己坐得也不舒服。 我建议她把大包、小包放在行李架子上,别占道,自己活动也方便。 老太太不为所动,只是把行李稍微朝自己揽得近了些。 过了20分钟,我打水回来,发现老太太还是上车后就坐时局促紧绷样子,猜想她是第一次坐高铁,有些不习惯。 问她去哪? 果然是第二次去上海,第一次还是十几年前。 她说儿子一家今年不回潜江了,让她去上海过年,她几大件行李中都是给儿子孙子带的东西。 她想坐绿皮慢车,没想到儿子给定的高铁,这也太贵了,在家要做好多天活哟。 距离下车还早呢。 我跟老太太说,我也是上海下车,您怎么带这么多行李,出站肯定超重,要补缴行李费的。 老太太顿时慌了。 我让她别慌,先把行李归置好,让她把背包放下来,放在眼睛可以看到的地方,到站了,我帮她取下来。 老太太还是犹豫,只是两件装吃的行李,看着我摆了上去,背包还是抱着,说不累。 背包里估计有重要物品,而儿子在她出门前也肯定是嘱咐过了,可以理解。 毕竟孤身老太,出门在外,一切都要小心。 我给老太太打开一杯开水,她也没喝。 车行到合肥南站,快走一半路程,要接近上海了,老太太的话才多了起来。 她说十几年前生孙子时,曾经去过一次上海,就觉得楼高、人挤、车多,喘才过来气,还是农村自在,还说起儿子在家乡读书的故事,说儿子从小争气,家里人没管过他,就是读书太用功,把眼睛都读坏了。 听老太太绘声绘色的描述,其80后儿子踏实能干、节俭勤奋、孤身闯荡的形象一下子立体起来,这是老太太的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作品…… 高铁到站,我帮老太太提着行李出站的时候,还“吓唬”她:不怕我拎着行李跑啊? 她笑着说,行李重,你跑不远,再说,儿子在出站口接我呢? 在出站口,果然看到了她戴眼镜的儿子,高大沉稳,他看到其母亲的行李,松了口气,“这次终于听话了,行李带得少。” 我适时出现了,把另外两包行李放在了他面前:“都是你爱吃的,草鸡蛋老太太护了一路,一口水没敢喝。” 他急忙便表示感谢。 告别母子,我轻快的离开了,春节,很快就到了,合家团聚的日子,无论是上海,还是潜江。 母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出差返程上海,邻座是一位从潜江站上车的老太太,接近七十岁,人很瘦,精神矍铄,双手
草根闲聊生活
2025-01-24 08:26:44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