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管理之我加:加快年级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年级组联系着几十位教师,几百上

骏彤随心小姐姐 2025-01-23 23:44:21

年级管理之我加:加快年级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年级组联系着几十位教师,几百上千名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与学校的各个处室以及教研组有着密切的联系,起着沟通学生与教师、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学校和家长、班级间学生关系的重要作用。高2010级新年级组建后,学校推行年级主任负责制,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年级十七个班班级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家长、学生提供了一流的服务,促进了全年级学生的整体良好发展。 (一)师生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年级组是实施德育大纲的重要机构,组内定期组织本年级老师分析研究本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沟通信息,协调各方面关系,组织本年级老师共同贯彻德育大纲的要求,体现出应有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在思想上首先达成共识。年级组教师间的合作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基础,班主任更是合力的焦点,年级组是关键。要使整个年级都正常发展,呈现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更是要彼此增强交流,坦诚相待。刚进高一,作为新任班主任的老师常会遇到不少困难:对学生的入学常规教育,学法指导、主题班会备课、培养任用班委、新班集体的建设以及怎样发现学生问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上都缺乏经验。 而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共性,有很多要求应是一致的,本班能否顺利的发展与同年级其它班的发展有很大的依赖作用,因此我们觉得全年级教师首先应达成一致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同的行动指导。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年级组在充分交流后相应给出了较合适的建议,达到了理想的工作效果。 (二)年级规范制度,重视细节 1、新老班主任结成对子,以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共同研究教育方法和策略、共同管理班级。学校积极支持这种方式,为每一位“老”班主任发“一帮一”的聘书。这样,新老班主任间的交流帮带制度化,有连续性。 2、每周召开班主任列会,注意班级教育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各班日常管理及教育活动过程中,制定了统一的规范.标准,为全年级同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于年级组内所要处理问题进行交流,交换意见和看法,使班级的问题解决得更妥帖,经常交流工作上的心得体会、互换班年级上的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教育活动集体备课,对全年级学生都有针对性教育意义的班会备课,增强了年级组和班主任对各班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如先后开展的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法制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 — “三别、四带、五不准”的主题班会、“禁烟”主题班会、安全教育重于一切、师生家长会、暑假“社区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4、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加强班级凝聚力。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活动共同策划组织, 一年来统一参加的校体育节、艺术节、科创节、元旦文艺演出、“三独“比赛、“红五月“歌咏比赛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了学生在集体中的荣誉感,使班级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上的几方面成了我们年级组教育管理班级的制度,它已经由自发的行为转变为自觉的行为,这使我们年级组对班级管理教育的良好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性。 (三)加快年级发展 提高育人质量 原来的年级组长的工作重点一般是放在班级管理和组织活动上,而教学上则另由教研组定期活动来解决教材、教法的研究等问题。现在实行的年级主任负责制,把年级组的工作重心由一般班级管理和组织活动转为综合管理,重点突出到加强年级备课组建设,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上来,把提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年级主任可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利用其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面了解的条件,促进教师之间的协调,从而使每个教师都能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思考设计本身的教学与工作,促进学科备课组有针对性地交流、研究和改进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在学校实行的竞争上岗聘任制后,年级主任对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的选择聘任也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年级管理需要创新,我们的德育教学工作才不会拘泥于老模式,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才会加快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效率的提高只是一种手段,教学效率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年级强化自我管理能力,树立自信心,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这样,才能创造出工作有序、环境宽松、奋发进取的理想的学校氛围。

0 阅读:18
骏彤随心小姐姐

骏彤随心小姐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