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哈尔滨发现了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金代古墓,一口棺木中躺着一男一女两具遗骸,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女遗骸脸上竟然盖着一条黄毛巾,而两人竟穿着“脚蹬裤”,专家认为,女子是被殉葬的。 1988年5月,黑龙江阿城市巨源乡的城子村里,一场普通的房屋翻修工程正在进行。 施工队的铲车刚开始作业,就在挖掘地基时遇到了异常。铲车在挖掘过程中触碰到了一块巨大的石板。 工人们继续小心翻挖,很快又发现了一根粗大的圆木。这根圆木被当地人称为"抱麻子",是当地常见的一种树木。 工人们试图搬动这根圆木时,由于年代久远,木质已经腐朽,圆木突然断裂。断裂的瞬间,里面闪现出耀眼的金光。 当工人们将断裂的圆木完全移开后,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里面竟然躺着两具保存完好的遗骸。 消息很快传到了黑龙江省文物局,考古专家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初步勘察,专家们认定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墓。 考古专家们开始对墓室进行细致的清理和发掘工作。随着覆盖物的清除,一座独特的"凸"字形墓室逐渐显露出来。 墓室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口石椁,一大一小,分别位于墓室的中央位置。大石椁由十块砂砾岩石板精心拼接而成,制作工艺精湛。 当考古专家们打开大石椁时,石椁内部竟然保存着一具完整的暗红色木棺,棺木表面装饰着精美的银质如意纹。 当打开棺木的一刻,里面的两具遗体竟然还保留着人体组织。遗体的皮肤和衣物在接触到空气的瞬间,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 考古专家们立即采取了紧急保护措施。他们迅速组织专业团队,在现场对遗体进行冷冻处理,防止进一步风化。 这两具遗体随后被送往医学院进行科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男性遗体身高约1.65米,骨骼保存完整,通过显微镜甚至能清晰辨认出内脏组织。 通过医学检测发现,男性生前身体健壮,经常骑马,晚年患有脊柱炎,死亡年龄大约在60岁左右。女性遗体则显示出分娩史的特征,生前体质较弱,死亡年龄约40岁。 这种保存程度在中国考古史上极为罕见。以往发现的古代遗体大多依靠防腐液或裹布等人工防腐措施,而这两具遗体仅靠石椁与棺木的密封,就达到了如此完好的保存状态。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考古专家们发现这座古墓中的文物价值远超预期。男性遗体身着八层共十七件衣物,女性遗体则穿着九层共十六件衣物。 这些服饰的用料十分考究,包括绢、绫、罗等高级面料,还使用了丝绸、纱、锦等珍贵材质。令人惊叹的是,这些衣物经过数百年仍然保持着柔软的质地和鲜艳的色彩。 服饰上的纹样更是丰富多样,包括夔龙、如意云、团花、缠枝等多种图案。这些纹样制作精细,完全展现出金代工匠的超凡技艺。 在众多随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性遗体头上戴着的花冠。这顶花冠由层层莲花瓣组成,每层花瓣边缘都缀有珍珠,最上层有37颗,中层和下层各有31颗。 花冠的工艺之精湛,装饰之华美,令在场的专家们惊叹不已。经过专业鉴定,这顶花冠被定为一级国宝,充分体现了金代皇室贵族的奢华生活。 男性遗体的随身饰品同样价值连城。他的左右手各握着两块三角形金块,佩戴的饰品多为白玉和金质,还有少量象牙制品,显示出极高的身份地位。 在红木棺材上发现的银质铭牌,为确认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线索。铭牌上清晰地刻着"太尉开府仪同三省事齐国王"的字样,这表明墓主是金代的一位重要贵族。 考古专家们开始查阅历史文献,发现金代共有四位齐国王。通过对比历史记载和墓中出土的文物特征,专家们开始了细致的考证工作。 第一位齐国王是完颜宗雄,他是金朝开国功臣,于1122年去世。但历史记载显示他葬在归化州,而且去世时仅四十岁,与墓中男性遗体的年龄特征不符。 第二位是完颜晏,他是金朝景祖的孙子,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在金朝海陵王时期曾担任上京留守,后来又被囚禁于会宁,直到完颜雍即位后才官复原职。 第三位是耨盌温敦思忠,他原名乙剌补,在元贞二年被封为齐国王。但史料记载他去世时年龄为七十三岁,这与墓中遗体的医学检测结果不相符。 第四位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兄弟,但有关他们的历史记载较为稀少。仅知道他们在四十岁左右就去世了,年龄特征与墓中遗体也不相符。 经过反复对比和研究,专家们最终确认这座墓的主人是完颜晏。从历史记载来看,完颜晏曾先后被封为葛王、宋王、豫王、许王、越王等,最终在贞元年初被封为齐国王。 2019年,这些珍贵文物在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些沉睡了800多年的文物,让人们得以一窥金代贵族的生活面貌。 2022年,北京市文物局公布的"金中都城防体系基址"考古成果,进一步印证了完颜晏在金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1988年5月哈尔滨发现了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金代古墓,一口棺木中躺着一男一女两具
灵耀动漫
2025-01-23 12:38:22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