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千年的曹操,他才是东汉末年第一大功臣,没有他更乱!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刘

趣史談过去 2025-01-23 12:17:50

被误解千年的曹操,他才是东汉末年第一大功臣,没有他更乱!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刘备、孙权、诸葛亮等名字家喻户晓。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形象中,有一部分是被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所误导的,曹操便是其中典型。若深入探究东汉末年历史,不难发现,曹操实为东汉的第一大功臣。 东汉末年,内忧外患交加。外有黄巾军起义,导致民不聊生;内有朝纲不振,宦官专权,局势动荡不安,群雄并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戚出身的何进手握大权,却缺乏智慧。他欲除宦官,却听信袁绍等人的谗言,招来了董卓这只“狼”。 曹操独具慧眼,看出董卓的野心,力劝何进勿引狼入室,但未被采纳。董卓入京后,迅速控制朝廷,废黜汉少帝,立刘协为献帝,自封相国,独揽大权,东汉朝廷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面对董卓的胡作非为,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唯有曹操挺身而出,计划刺杀董卓,虽未能成功,但其勇气和智谋已赢得天下人的敬佩。 曹操并未因此放弃,他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在陈留郡起兵,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组成联军,曹操也加入其中,担任奋武将军。联军虽声势浩大,却各怀鬼胎,互相猜疑,未能形成合力。曹操亲率军队追击董卓,虽多次交战,但因实力不济,未能取胜。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其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又闹起内讧,攻进长安,挟持汉献帝,把持朝政。曹操继续南征北战,扩大势力范围。 建安元年(196年),他迎来转机,率军迎汉献帝至许县,从此以献帝名义发号施令,成为东汉朝廷的实际掌控者。 曹操虽被后人指责为奸诈、残忍、野心勃勃,但这些评价往往源于他所处的乱世背景。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为了生存和争霸,曹操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但他的智慧和才能也让他在乱世中崭露头角,他刺杀董卓的勇气、散尽家财招兵买马的壮举,都让人肃然起敬。 曹操一生征战四方,北至大漠与匈奴交战,南达荆楚与孙权、刘备斗智斗勇。在他的强力控制下,北方的诸侯被一一收拾服帖,北方人民得以过上安定的日子。 他心怀天下,为百姓的安宁操碎了心。尽管手握大权,曹操却一辈子都没称帝,到死都只是个魏王。相比之下,刘备和孙权最终都称帝了。这或许说明,曹操心中仍装着汉朝,不愿做背叛大汉之事。 但后世儒生却往往将曹操抹黑为奸臣,主要因为曹操杀了儒家的代表人物孔融。这一行为让曹操在儒生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但仔细看来,曹操一生为汉朝的存续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品德高尚,一辈子都没称帝,到死都念着汉朝的祖宗。 这样的曹操,无疑是一位英雄,更是汉末的第一功臣。历史趣史谈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曹操为何称为一代枭雄?

0 阅读:2
趣史談过去

趣史談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