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铁路单线因太贵 先修再说
黄百铁路单线设计,背后折射出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博弈。这条连接贵州黄桶和广西百色的铁路,耗资338.54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高达1.1亿元,超越了许多高铁线路的建设成本。这不由得让人发问,为何一条区区三百多公里的铁路,会如此“烧钱”?原因在于其复杂的地质条件:84.2%的路段被隧道占据,其中包括七座长度超过十公里的隧道。这种工程难度决定了其高昂的造价,也让人们理解了为何这条铁路最终以单线形式呈现。面对如此庞大的开销,或许有人会质疑:这样的建设是否值得?
将视角拉回现实,我们可以发现,黄百铁路的修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历经长久的等待和论证。早在2006年,人们就提出了修建该铁路的设想,当地群众更是翘首以盼了十七年。期间,因“客货强度不足”曾被搁置,但随着经济发展,物资运输需求的不断攀升,黄百铁路再次被提上日程。它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交通线路,更是“西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货运为主、客运为辅的重任。对比那些客运需求旺盛但造价同样高昂的高铁线路,黄百铁路更多地承担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责任。它将结束贵州和广西五县不通铁路的历史,为南昆、黔桂、焦柳等铁路干线分担运输压力,其作用不容小觑。这就像修一条高速公路,即使初期车流量不大,但它对于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黄百铁路单线先行,是一种务实的抉择,既考虑了现实的经济制约,又兼顾了未来的发展需求。它体现了决策者在有限的资源下,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不是执着于“好不好”。在“先修再说”的策略下,单线铁路可以先行承担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后续的扩建空间也为未来留下了余地。这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更符合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黄百铁路的建成,不仅会改写当地的交通格局,也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是一条铁路,更是希望的象征,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用户94xxx19
不应该投资,本都收不回,只会加重负担让国铁亏本
强力大脑 回复 01-25 19:55
国家钱为什么不投资?亏本盈利和你有什么关系
杨轶
黔桂铁路二线希望早点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