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挂专家号成了冤大头

闻小道 2025-01-22 23:55:24

看病挂专家号成了冤大头

“专家号”变“冤大头”,谁的责任?

最近,一则关于患者挂专家号却遭遇“看病难”的新闻引发热议。一位四川成都的女生,花费不菲挂了专家号,结果专家草草开了一堆检查,等她拿着报告复诊时,专家早已下班,不得不重新挂号给其他医生看。这样的经历绝非个例,许多患者都曾遭遇过类似困境,花高价挂了专家号,最终却没能得到应有的诊疗,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医疗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令人深思。

对比一下我们普通百姓的就医体验,便会发现这种“专家号”变“冤大头”的现象有多么荒谬。老百姓,特别是那些从偏远地区赶来求医的患者,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大城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挂上专家号,得到权威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为的就是能尽快明确病因,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然而,现实却是,一些专家在接诊时,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认真了解患者的情况,而是简单粗暴地开出一堆检查,然后就匆匆下班。患者往往需要等待数天才能拿到检查结果,再想找这位专家复诊时,却被告知需要重新挂号,甚至可能被转诊到其他普通医生。这样一来,不仅专家号的意义荡然无存,患者更是要付出双倍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才能最终看到病。更令人费解的是,这种现象在医院中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患者的质疑往往被一句“都是这样”敷衍过去。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医院和医生可能已经将“专家号”当成了盈利的工具,而非真正为患者服务的渠道。开检查单看似理所应当,但背后却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以及对专家号的滥用。医院的根本目的是救死扶伤,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医生是白衣天使,而不是冷冰冰的检查机器。如果医院和医生都失去了医者仁心,把患者当成了赚钱的筹码,那么医疗体系的公信力将荡然无存。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一现象,也希望医院能反思自身的行为,真正做到为患者服务,莫让老百姓花钱买糟心,更不要让医患之间的信任,消磨殆尽。

0 阅读:69
闻小道

闻小道

乔奕迅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