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敦煌:1933年,还没被破坏的北京法海寺

叶青傲雪说事阿 2025-01-22 16:36:42

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动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画士等多人,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建成。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多次重修。 法海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中轴线上原依次建有护法金刚殿、四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两翼对称建有钟鼓楼和伽蓝、祖师二堂、方丈一所、选佛场,以及云堂、厨库、寮房等。现仅存山门、大雄宝殿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庑殿顶,殿中明代壁画更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在中国现存壁画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1933年,24岁的德国女摄影家赫达•莫里逊来到中国,她刚来到北平就拍摄了法海寺,她说西山“最有意思的寺庙是法海寺,这是一座不大而颇具景致的寺庙,它以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画而受人关注,壁画在大殿的墙上,永远位于阴暗处,处于非常好的保存状态,要描绘它须将屋瓦挪开,才有一个好光线”。 为了拍摄位于暗处的室内壁画,她的影友用小轿车喇叭的橡皮球茎,向点燃的三聚乙醛燃料上吹镁粉,使之发出巨大的光亮,对暗室中的拍摄非常有帮助。在拍摄法海寺内的明代壁画时,由于过于专注,赫达•莫里逊不慎把自己烧伤了,迫不得已将原计划放弃。 当年赫达•莫里逊靠一台照相机、一辆自行车和一颗捕捉东方艺术敏锐的心,不仅记录下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也为我们留下了法海寺80多年前的真实模样。如今人们到法海寺,已经见不到壁画前石台上神态各异的罗汉像了,那些罗汉像已毁于“文革”,幸好人们还能从赫达•莫里逊留下的影像中,看到他们曾经的模样。

0 阅读:21
叶青傲雪说事阿

叶青傲雪说事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