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如何平定准噶尔叛乱与西部危局

寻墨阁 2025-01-22 15:52:00

乾隆帝在面对准噶尔汗国内乱时,尽管遭遇了朝廷内外的广泛反对,依然坚持以军事行动来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准噶尔汗国重要领袖噶尔丹策零去世后,准噶尔内部爆发了继承权争夺,清朝看到了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尽管此前雍正时期的与准噶尔的冲突带来了清朝的严重挫败,乾隆仍决定再次出兵。在1752年,沙俄试图介入准噶尔事务并协助阿睦尔撒纳和达瓦齐推翻当时的新上任汗王喇嘛达尔扎,最终阿睦尔撒纳在1754年向清朝求援,并因此成为清朝的盟友。 在1754年,乾隆帝通过傅恒的策划和周密后勤保障,发起了对准噶尔的军事征讨。清军分路进军,在伊犁地区对达瓦齐展开合围作战,最终取得胜利,达瓦齐被俘并交给清朝。阿玉锡,这位曾为准噶尔的下级官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清军成功击溃达瓦齐部队。 阿睦尔撒纳虽然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但很快展现出不满,并私自恢复了其旧有的部落标志,且秘密招募兵力。当乾隆最终察觉到阿睦尔撒纳的叛变时,他迅速调动军队进行镇压。虽然阿睦尔撒纳多次与清军交战并屡次败退,最终还是在1757年逃往哈萨克,并最终寻求沙俄的庇护。 阿睦尔撒纳与沙俄勾结的举动,加剧了两国的紧张关系。尽管如此,阿睦尔撒纳在俄罗斯境内未能得到改善,因感染天花而去世。根据两国协议,俄罗斯同意将其遗体送回清朝,结束了这一纷争。 此次事件凸显了乾隆帝在维持疆域稳定与统一方面的坚定决心。虽然内外有诸多反对声音,乾隆的战略和果敢执行使得准噶尔的威胁得以消除,为西部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0 阅读:26
寻墨阁

寻墨阁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