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实验做不成的困惑需要答案 药品集采不可以公众健康为代价 仿制药阿司匹林做不成化学实验可能另有原因,但这无疑会加重加重公众对药物集采后药品质量的担忧———仿制药阿司匹林是否还有药效,能否防治疾病?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拼命压低成本,有为缓解医保基金压力的初衷——即通过大批量、规模化的采购,有媒体评论说,以量换价,降低药价,减轻患者的看病负担。自2019年试点开始以来,我国药品集采已经进行到了第十轮,就在2024年12月30日,第十轮药品集采结果公布,药品降价幅度达到“历史之最”。但网友在欣慰之余,普遍担心:如此廉价的药品,质量和疗效能不能得到保证?
从此前上海政协委员的提案看,集采药药效不稳定,不只是老百姓的主观心理感受,而是有临床实践经验提供证明。有代表委员直言,某些集采药物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问题。这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医疗安全,还可能增加就医成本,危及群众生命安全。
第十批集采结果公布,62种药品采购成功,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原研药企业首次无一入围。这意味着,进口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已成定局,医生基本上没有选择权。
进口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不等于不让它们进口,在民营医院以及药店、电商平台,依旧可以买到相关药品。然而,患者通过这些渠道购买原研药,无法享受医保报销的福利,看病成本会大幅提升。
国家医保局表示,“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当好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吹哨人”。
特想问一句:还记得吹哨的李文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