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是正常死亡的概率微乎其微。--玄宗死后十多天,肃宗就离世了,要说玄宗是自然

灵耀动漫 2025-01-22 14:36:26

唐玄宗是正常死亡的概率微乎其微。--玄宗死后十多天,肃宗就离世了,要说玄宗是自然离世,未免也太巧合了。玄宗和肃宗父子二人,权力之争一直都存在。马嵬坡兵变之后,玄宗一蹶不振,太子李亨在朔方灵武城即位,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天宝十四年末,安禄山率军南下,叛军迅速占领洛阳。次年正月,长安陷落,洛阳和长安这两座帝国重镇的失守,让大唐王朝的统治基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此时的玄宗只能率领数万人匆忙西逃,逃亡的队伍从长安出发时还有数万人,但到达成都时仅剩一千三百多名官吏军士和二十四名宫女。这种局面充分暴露了盛唐帝国表面繁荣下的统治危机,一场叛乱就让庞大的帝国摇摇欲坠。 在逃亡途中发生的马嵬驿兵变,更是彻底打破了玄宗的权力核心。将士们杀死了权臣杨国忠,并逼死了杨贵妃,这不仅仅是针对杨国忠专权的报复,更是军方势力对皇权的一次公然挑战。 太子李亨在这场政治动荡中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他先是提出分兵北上的建议,声称要去灵武组织军队平叛,这个提议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藏玄机。 当时朔方节度使哥舒翰的十万大军驻扎在灵武,这支军队是抵抗安禄山叛军的主要力量。李亨此举实际上是要掌控这支关键性的军事力量,为自己夺取最高权力做准备。 抵达灵武后,李亨迅速采取行动。他在三天之内就完成了登基大典,改年号为至德,并立即派人前往蜀地,向玄宗传达这一消息。这种快速的行动表明,李亨的登基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 而此时身在蜀地的玄宗还在下发罪己诏,大赦天下,安排皇子们分掌军政大权。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事实上失去了皇位,直到灵武的使者抵达,他才得知自己已经成为了太上皇。 玄宗在收到太上皇的诏书后,表面上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但他的实际行动却显示出了不同的态度。他随即下发了一道旨意,要求军国大事都必须先向他汇报,直到收复京城后才会真正退休,这实际上是在试图保持对朝政的控制。 在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后,肃宗多次派使者前往蜀地邀请玄宗回京。这种反复的邀请背后,既是出于政治需要,也是为了向外界展示父子之间的和睦关系。 父子相见的场面被精心安排在咸阳望贤驿,肃宗亲自到场迎接,还派出三千精骑护卫。这场相见被史书记载为感人至深的场面,但实际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 回到长安后,玄宗被安置在兴庆宫,表面上是尊崇之举,实则是一种软禁。肃宗虽然给父亲加封了"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的尊号,但这更像是一种政治安抚。 宦官李辅国在这场权力博弈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向肃宗进谗言,声称玄宗在兴庆宫与外人频繁接触,其亲信陈玄礼和高力士有不利于肃宗的图谋。 这个说辞成功引起了肃宗的警惕。原本兴庆宫有三百匹马,在李辅国的建议下被削减到只剩十匹。这看似小事,实则是在逐步削弱玄宗的影响力。 李辅国趁着肃宗患病期间,以皇帝的名义强迫玄宗搬离原本的住处。这次突如其来的变动让年迈的玄宗险些从马上摔下来,显示出这种权力打压已经到了赤裸裸的地步。 更为严重的是,玄宗身边的近臣全部被流放,只留下他一人孤零零地住在西内。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在切断玄宗与外界的联系,彻底瓦解他残存的政治影响力。 这场父子之间的权力斗争,最终以玄宗的完全失势而告终。从被迫退位到被剥夺行动自由,从亲信被流放到孤立无援,玄宗经历了一个从权力顶峰到彻底失势的过程。 玄宗在生命的最后时期遭遇了一系列反常的对待。他被限制在西内活动,身边的亲信被驱散,连最基本的行动自由都被剥夺。这种种迹象表明,他在晚年处境极为艰难。 在这种高压局面下,玄宗突然开始辟谷,不再进食荤腥。这种极端的行为方式,与其说是修身养性,不如说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值得注意的是,玄宗在神龙殿离世时的年龄是七十八岁,这在当时已经是高龄。但他的死亡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细节,特别是在临终前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更为蹊跷的是,在玄宗去世仅仅十多天后,当时年仅四十多岁的肃宗也随之离世。这种父子相继离世的时间节点,实在令人难以相信是单纯的巧合。

0 阅读:5
灵耀动漫

灵耀动漫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