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王树声大将正在机关食堂就餐,目睹一战士一个人取五份餐。王树声询问战士,谁知对方却怒斥,原来这名战士是在为自己的上级打饭。 这种现象在当时并不鲜见,但在王树声眼中,这却是一种不正之风的体现 1968年,王树声大将正在机关食堂用餐时,偶然注意到一名战士正在取餐。令他感到惊讶的是,这名战士一次性取了五份餐。 王树声走上前询问原因,却没想到对方语气激烈,言辞中带有明显的不满。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来这名战士是在为自己的上级打饭。这种现象在当时并非个别情况,但在王树声看来,这种做法反映了一个不健康的风气。 王树声,湖北麻城人,1905年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自幼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成人。家庭背景虽不贫困,但也并不富足,这使得王树声从小便亲眼见证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困民众的困苦。 成年后,受到堂兄王幼安的影响,王树声开始接触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等思想潮流,逐渐形成了他对社会变革和共产主义的信仰。随着对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思想的深入理解,王树声决定投身革命,力图改变贫苦人民的命运。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同年9月,王树声和几位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在家乡成立了党支部,积极参与和领导当地的革命活动。然而,由于王树声出身地主家庭,革命初期,许多人对他产生了疑虑。 许多人认为,像王树声这样出身较好的年轻人,怎能真正理解底层人民的疾苦,且他加入共产党是否真心为人民利益,还是另有所图。这种质疑不仅来自社会上的一些反对力量,也存在于革命阵营中的一些同志之间。 面对周围的怀疑,王树声并未退缩。他深知,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在一次党组织会议上,王树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表示,既然已经选择了革命道路,就决不再与地主阶级为伍,绝不会和那些剥削人民的土豪劣绅联合。接着,他做出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决定——他宣布将自家的田地全部分掉,不再收取佃户的租金。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一丝保留的私心,王树声将家中所有的田契和借条拿出来,当众烧掉。那一刻,所有在场的农民和革命者都看到了他的决心与诚意。 有人劝他,毕竟家中还剩下年迈的奶奶,还是留些钱财以防不时之需。但王树声坚定地表示,他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家人,而不是再依靠剥削别人。 王树声的举动不仅是对自己家产的彻底放弃,更是对革命信念的真实体现。他的行动深深打动了麻城的农民,许多人看到他不图个人利益,纷纷加入了革命队伍。 1927年11月,王树声带领农民自卫军成功攻占了黄安县,这次战斗被后人称为“黄麻起义”。起义之后,他迅速组织起了一支红军队伍,但由于敌人力量强大且资源匮乏,红军不得不采取游击战术与敌军进行周旋。 然而,由于缺乏稳定的根据地,补给问题成为了一个长期困扰他们的大难题。在一次行军途中,王树声注意到大多数战士的脚上没有鞋子,皮肤磨破了,血迹斑斑。 看到这种情况,王树声他深感痛心,决定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回想起自己在离家时,奶奶亲手为他缝制的鞋子,他突然想到一个办法。 当天晚上,王树声带着几名战士悄悄下山,前往一个富裕人家的住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王树声一言不发地带领队伍进入屋内,迅速找到了放置钱财和贵重物品的地方。一名年轻的战士好奇地问他:“我们这是在打土豪吗?”王树声犹豫了一下,轻声回应:“算是吧。”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老人手持油灯出现在门口,惊讶地叫道:“国伢,是你吗?”这一声呼唤让王树声愣住了,他的战友们也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反应。 王树声暗自命令:“撤。”然而,老人却突然扑了上来,紧紧抱住了他,泪水涟涟,哭诉道:“娃娃,我就知道是你,奶奶想你想得好苦啊。”原来,这位老人正是王树声的奶奶。王树声的战友们顿时震惊,他们怎么也无法相信,王树声竟然跑回了家里去“打土豪”。 王树声带着这些急需的物资返回队伍,解决了队员们的燃眉之急。起初,大家并不知情,只以为王树声从别处“打了个土豪”,后来才得知,原来他去“打”的是自己家中的“土豪”。 王树声从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最终背弃了曾经的阶级身份,投身到共产主义运动中,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不懈奋斗,他最终在1955年被授予了大将军衔,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