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年过花甲,身体也算不上特别好,却从没有将自己和“康养”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父母辈,少说点有三个孩子。他们的养老,儿女照顾是不二的选择。即便儿女再忙再累身体再不好,遇到父母需要,也不可以说“不”! 我的同事里,大多数两个孩子。知识分子对儿女的教育,不遗余力。家家户户闲暇谈论的重点,就是谁家的孩子上了什么学校,考了多少分数等等。孩子大学毕业后,有些父母倾注所有财力,将孩子送到国外名牌大学读书。有些孩子则选择国内名校继续读下去,然后就留在了所在城市工作,结婚生子。 那时候,父母还在工作,觉得孩子的选择挺好。一年里有两三次全家聚会或过年回来一次,大家轻松。孩子有了孩子,父母陆续退休。有的儿女婚后,与亲家夫妻同在一个城市。孙辈已经由亲家两口子全权负责。出国的孩子,有的找了同学,有的是跨国婚姻。 双方父母每年各去半年,帮助照顾孩子。国外的教育方式,与国内差别挺大。孩子稍大一点,父母过去带崽子便不再是刚需。单纯地去住住,有点无聊。所谓的一家半年,逐渐减少。孩子上班,孙辈上学。生活在语言不通的他国,没意思。 年龄一年年在增长,从心理上,父母不愿意奔波了。孩子们拖家带口回来一趟,更不容易。老两口相依为命,成了主流。当年培养教育孩子有多辛苦,老了后的孤苦就有多明显。就算儿女都在国内,以现在的节奏和压力,回来一趟也是主打个“不容易”。 情况相同相近,本身关系比较好的几对夫妇,经过多方认证,选择一起进了某家在扬州属于高档的养老院。相比普通老百姓,高级知识分子的养老金,能够支付得起他们所在的养老院的开支。偶尔听其他同事说起,他们的生活状态挺好。几家一起抱团,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几十年的同事经历,他们老去后的选择,算是开明的一种。 更多的养老,不是这样。很多文字描述的养老院,其实蛮可怕。没有那么多金钱支撑的普通养老院,也与高档养老院不是一回事。 自认为对养老还没到刚需程度,却也被同事朋友,拉到过不同的养老院“考察”过。一家养老院,与前面同事们居住的性质差不多。交钱“买”一套养老公寓。公寓里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只要愿意,每天自娱自乐自己做饭。 这种养老院的特点是:公寓虽是“买”了,实际上不过是买了一定时间的居住权。到时间后,不想再继续这样的生活,原先买房子的金额全数退回,利息没有。还想住?也可以,续签。换言之,用利息当做租金租住在老年公寓里。 与一般租住不同的是,管理费比较高。一平方论处的管理费,比起物业费高不少。当然,服务的内容更多。包括一年一次洗窗帘,一月一次擦窗户和一周一次大扫除。养老院里有活动中心、公共食堂,可以理发、泡足、按摩身体等。这些服务另外收费。 另一种被称为“康养”的养老模式,或许是最理想的养老方式。它由泰康保险承办的园林式居住环境和一站式养老服务的理念,会成为未来养老的趋势吗? 泰康高品质养老社区,目前在国内已经覆盖了很多发达的省市。这一次,被朋友们拉去了位于苏州阳澄湖畔的吴园。要我说,吴园最大的特点,在于建筑风格。其设计者是建筑设计大师是莫平。莫平是苏州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弟子。 如果你去过苏州博物馆,你会在吴园找到与之相协调的建筑特点。优美的拱形瓦面与纯白石材块墙面地结合,形成令人舒服的线条。整体一致的建筑风格里,又富于变化。园区内,除了居住区,还引入嘉德艺术中心、国际品牌酒店等,而最令老人关注的,是医院。 医院不同于普通养老院,只能简单处理小毛病,而是与众多三甲医院医生有约,或者说,医院里的医生,很多就是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我们参观的那天,正好医生们到活动中心,为老人们免费服务。 团团转一圈,专业很齐全。心脏科前,入住的老人们自觉排队,安静地等候。呼吸科前,也是长长的队伍。今年冬天的甲流,没有让这里成为世外桃源。工作人员中也有不少人中招。 年前的各种活动,已经造势了。听过介绍才知道,健康老人的居住和失智失能老人的护理,分属不同的楼栋。最供不应求的,却是临终关怀。那是一床难求啊。 能入住到泰康养老社区,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想要安然走完人生下半场的最后一程,只能想想。我嘛,参观参观罢了。
虽然年过花甲,身体也算不上特别好,却从没有将自己和“康养”联系在
扬州大兔子
2025-01-22 13:56: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