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鬼子侵入张玉珍哥哥家时,他正在磨豆腐。鬼子将他逼到床边,迫切寻找花姑娘。张玉珍的嫂子吓得躲在柴火堆里,全身颤抖。 老门西福音寺的街道上,飘散着阵阵豆香。张玉珍哥哥家的豆腐店就开在这条街上,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要起来准备磨豆子。 店铺不大,前面是卖豆腐的铺面,后院有一个小天井,用来晾晒黄豆和存放柴火。他们家的豆腐在附近很有名气,每天清晨都会有附近的街坊邻居来买新鲜的豆腐。 这家豆腐店已经开了十几年,街坊们都习惯了这个憨厚的豆腐店主。张玉珍的哥哥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活,先是将泡发好的黄豆放进石磨里,然后一圈一圈地推着磨盘,直到黄豆磨成浆。 豆浆要经过煮沸、点卤、压制等多道工序,才能做成一块块雪白的豆腐。每天早上,他都要准备几大盆豆腐,有嫩豆腐、老豆腐,还有一些豆腐皮。 1937年的南京城,虽然战争的阴影已经笼罩,但市井小民的日子还在继续。小贩们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茶馆里说书先生的声音依旧不断。 随着日军不断逼近南京,城内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一些有条件的人家已经开始往外迁移,但更多的普通百姓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留下。 张玉珍哥哥家就是选择留下的其中之一,他们觉得战事应该很快就会过去。 十一月底的时候,南京保卫战打响。城内的居民能明显感受到战事越来越近,但大家还抱着一线希望。 一些外国传教士在城内设立了国际安全区,很多居民开始往那里迁移。但也有不少人和张玉珍哥哥一样,因为舍不得放弃自己的产业选择了留守。 城内的物价开始上涨,但张玉珍哥哥依然保持着豆腐的原价。街坊们都说他实在,有时还会多给一些豆腐渣给街坊们带回家。 1937年12月13日,清晨,远处传来的炮火声比往日更加密集。 日军陆续从中华门、光华门等多个城门突入南京城。城内很快陷入一片混乱,到处都能听到日军的喊叫声和居民的哭喊声。 这一天,张玉珍哥哥像往常一样在店里准备豆腐。他的手还在不停地推着磨盘,院子里的柴火堆旁放着刚刚晾好的豆腐。 突然,一阵粗暴的脚步声从街上传来。几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兵闯进了这家小小的豆腐店,手中的三八大杆闪着寒光。 日军进入城内后,开始对居民区进行地毯式搜索。他们闯入一户又一户的民居,打砸抢掠,无恶不作。 老门西福音寺一带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日军的身影。他们挨家挨户地搜查,不时传出居民的惨叫声。 张玉珍哥哥的豆腐店很快就被日军发现了。几个日本兵冲进店里,用刺刀指着他,大声吼叫着搜查整个房子。 日军用枪托打翻了豆腐架,一盆盆刚做好的豆腐洒落在地。他们踢开柜子,掀翻桌椅,到处乱翻。 这些日本兵不断地用生硬的中国话喊着"花姑娘"。他们用刺刀逼着张玉珍哥哥往里屋走,将他逼到了床边。 张玉珍的嫂子早在听到外面的动静时,就躲进了院子里的芦柴堆。她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日本兵在屋里翻找了一阵,没有找到他们要的"花姑娘"。其中一个日本兵举起了带着刺刀的枪,对准了被逼到床边的张玉珍哥哥。 这样的悲剧在南京城内不断上演。日军占领南京的第一天,就在城内大肆杀戮。 他们不分男女老幼,见人就杀。很多居民被拖到街上杀害,尸体横陈街头。 当天下午,日军开始在城内放火。浓烟从四面八方升起,火光照红了半边天。 这场暴行一直持续到深夜。南京城内哭声震天,枪声不断,火光冲天。 在南京城内,像张玉珍家这样的平民百姓面临着生死抉择。有的选择躲藏,有的逃往安全区,还有的因各种原因留在原地。 南京城内的躲藏者们过着惊心动魄的日子。他们藏在地窖里、阁楼上,甚至躲在柴火堆中,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国际安全区成为了许多人的避难所。这里由外国传教士和商人组成的国际委员会管理,相对安全一些。 但是前往安全区的路途充满危险。日军在街道上设置关卡,许多试图逃往安全区的居民被抓住,惨遭杀害。 在这段时期,南京城内的平民面临着极度的物资匮乏。粮食短缺,饮用水不足,很多人挨饿受冻。 幸存者们不得不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有的家庭在一天之内就支离破碎,有的甚至全家遇害。 在南京城内,日军的暴行持续了数周之久。他们不仅大肆杀戮,还烧毁房屋,抢掠财物。 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不得不在废墟中寻找食物和水。有时候,他们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收殶死去亲人的遗体。 国际安全区内人满为患。数万名难民挤在教堂、学校和其他临时避难所内。 国际委员会的外国人尽力维持秩序,为难民提供基本的食物和医疗救助。但是物资始终短缺,疾病也在难民中蔓延。 即使在安全区内,难民们也并非完全安全。日军经常闯入安全区,抓走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 难民区的国际委员会成员们不断向日军提出抗议。他们记录下日军的暴行,试图制止这场人间悲剧。 许多幸存者失去了全部家人,无家可归。 有的人在大屠杀后选择离开南京,有的则留下重建家园。但这段历史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们。
1937年,日本鬼子侵入张玉珍哥哥家时,他正在磨豆腐。鬼子将他逼到床边,迫切寻找
久零后游戏玩家
2025-01-22 13:42:07
0
阅读:60
一骑绝尘
国仇家恨,永远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