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药物绝不能放弃,但可以优化》
我曾专门分析过美国医药费昂贵的根源是“医药费的分食者过多”。
一般国家的医药费主要是医生(含公卫、医学科研工作者)、护士,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和制造商,以及相关交易的中间商。
但美国不同,美国的保险业深入介入医药领域。普通人要缴纳医保,以便看诊时医保协助支付;而医生也要缴纳保险,一旦出现医疗意外,方便打官司和赔偿。有些高风险的专科,医生甚至把收入的50%用来缴保险费。
就如上述,医疗诉讼相关的律师费,司法费用也是要从医药费里抽血。
至于医疗逃费者,以及配套的专门追讨医疗逃费,搞医药费折扣等等都在推高医药费。
说到底,保险业、律师等等,不只是要养着相关从业人员,还需要让相关资本得到很高的资本回报率。
因此,医药费里的分食者越多,则医药费越高昂。
分食者增多当然也是有益的。比如,医生的医疗差错投保决定了医生会更谨慎执业,因为无论是否发生医疗差错,只要发生医疗官司,医生需要缴纳的保险额度就要增加。
但这种好处是否跟付出的成本匹配,这就不好说了。至少美国的实践证明,限制医疗诉讼赔偿额度后,可以降低患者的整体医疗负担。因为限制额度后,更少律师鼓动患者去打一些没胜算的医疗诉讼------不管患者方是否胜诉,律师反正是不亏的。
药品,医疗器械的集采其实就是减少中间商,减少医药里的分食者。
但请注意,集采本身就是中间商,只是它替代了更多数量的中间商。而且政府集采的分割的医药费会更少。
因此,集采本身就是一个控制医药负担的很好措施。
但是,集采的确存在一个问题。即过分强调价格低廉。集采可以减少中间商来降低医药的交易成本。也可以通过带量采购让降低生产商的边际成本。但是,如过度压价,会让厂商缺乏合理的利润,而让中国医药的新研发缺乏足够的动力。
就如我一直在说的,美国是全世界医药领域新技术研发的最大推动国。这坏处是让美国人的医药负担高,好处是让很多病人从无药可医而变成了治疗有望。
中国在医药领域的技术进步是远落后其他工业、科技领域。我们在通讯,电子,交通,航天航空等等领域迎头赶上,甚至部分领域领先世界。而医药领域却技术进步相对缓慢,跟世界先进水平有相当差距。
给医护人员合理的报酬,给医药从业人员合理的薪水,让医药资本有适当的投资利润,这才可能给技术创新足够的底蕴和动能。
否则,我们永远是追赶者。而不会成医药领域的技术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