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逢小年,所求皆如愿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进入了腊月门,在喜庆的鼓点中我们又迎来了小年。小年又称小岁、小年夜,我国大部分地方在农历腊月二十四过节,但在北京、河南等地是提前一天,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太平御览》卷三十三引徐爱《家仪》中说:“惟新小岁之贺,既非大庆,礼止门内。”小年这天合家团聚,欢宴饮酒,就像过大年一样。 人间逢小年,祭灶诉心愿。相传,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察看善恶的大神,掌管一家的祸福,每到小年这天都要上天向玉帝禀告尘世吉凶,所以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将酒、糖、果等供品摆放在厨房造神牌位下面祭祀,于是就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祝愿。过了小年,民间认为诸神全部回到了天上,人间诸事百无禁忌。娶媳妇、嫁姑娘不用挑选日子,称为赶乱婚。过了小年,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有钱没钱,剃头过年。人们争相把自己个人卫生打扫干净,不留一点污秽。 腊月扫尘,驱逐霉运。扫尘,始于腊月,盛于小年。从农历二十三这天起,一只脚已经踏进新年的门槛,人们开始大扫除,扫尘土,倒垃圾,粉刷墙壁,糊裱窗纸,保证屋里屋外整洁一新。“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就有除旧布新之意,把过去的“穷运”与“晦气”统统扫地出门,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鹊跃枝头,红梅映瑞;福临宅院,紫气东来。一幅祥瑞的年景,一年的崭新美好,于红彤彤的窗花之上铺展开来。至此,张灯结彩待归人,今夕人间小团圆,把“大年之序曲,春节之开端”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 “年”就是“家”,是家人期盼的日子;“家”就是“年”,是亲人重逢的日子。小年已至,归家的路不再遥远。无论你离开多久,不管你身在何处,此时就是一个想法,回家过年。 小年,宛如岁月长河里的一盏暖灯,悄然照亮了回家之路,也温柔地叩响了新春的门扉。小年,带着家的味道、年的气息,让疲惫的心有了栖息之所,让漂泊的灵魂找到了方向。过小年迎大年,有趣有盼福气满满。愿你饮下人间的暖,忘记岁月的寒,愿心底诸多温柔都正遇其景,愿世间所有美好都恰逢其时。
人间逢小年,所求皆如愿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进入了腊月门,在喜庆的鼓点中我们又迎
沧海一粟情感
2025-01-22 09:12:50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