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为什么产量高了? 因为包产到户的做法符合人性,尊重人人皆有私心这个事实,从而能使人的生产积极性得以发挥,粮食产量自然就相比生产队时提高了。 但很多人却非常错误地认为:包产到户后粮食产量得以提高,完全得益于良种、化肥、农药、农技等的推广使用。而生产队时粮食产量不高,主要是缺乏这些东西和没有一个好的“当家人”所导致的。 乍一看,很有道理!但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离问题的本质还差得远呢。 比如问:你怎么走得这么慢? 回答说:因为我没有自行车、没有汽车。表面看,这回答很合理。但其实并未接触到走得慢的问题本质。 那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呢? 只要进一步问:那你为什么没有自行车或汽车呢?就能接触到问题的本质了。 生产队时为什么缺乏良种、化肥、农药、农技等?皆因国家穷、科技不发达、生产不发展呗! 那为何如此呢?除了穷折腾这个主因外,人这个重要的生产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解放,也是个很致命的因素!而生产队这种生产方式,就是导致人这个重要的生产力不能获得彻底解放的错误做法。 很多人认为,生产队之所以搞不好,是因为缺乏一个好的当家人。 确实,有一个好的当家人的生产队,相比没有好的当家人的生产队总体要好些。但问题是: 有好的当家人的生产队为什么那么少?若普遍都有好的当家人,那为何粮食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为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无所谓当家人了,粮食产量却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因为突然有了许多良种、化肥、农药、农技了吗?显然没那么回事! 其实,对农业生产这种相对简单的劳动及生产队这种松散的组织形式来说,当家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远不及部队、企业、工厂等行业。 部队、企业、工厂等,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管理。而农活的轻重定性、工分的高低评定、分配如何公平等问题则是一团乱麻,从而使生产队的管理很不得要领,效果难佳,所以相对搞得好的生产队并不多。 而包产到户后,农民们自己当自己的家了,这些问题自然就统统消失了! 所以,生产队的粮食产量不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一、不顾农业生产的特点; 二、违反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三、不能对人性因势利导,从而调动不起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而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自然使粮食产量得到了增加。 更重要的是,使农村的大量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让农民们可以自由进城务工,投入到国家各行各业的建设中去,从而不但自己的收入得以大幅提高,更使国家逐步繁荣昌盛起来。 在此大环境下: 生产发展了,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良种、化肥、农技、农机等的研发、生产、推广日新月异;农民们因为可以外出务工,手里有了购买这些先进农资的钱……因此,粮食产量逐步得到提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迄今为止,我国粮食已连续二十多年获得了丰收,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产粮大国的地位。 可以说,没有包产到户和改革开放,就没有如此的光景!
包产到户为什么产量高了? 因为包产到户的做法符合人性,尊重人人皆有私心这个事实,
乐枫谈情
2025-01-22 07:30:28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