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问刘墉:"朕34岁,属马,刘爱卿,你呢?"刘墉说:"臣也34岁,属驴。"乾隆一脸迷惑:"咱俩同岁,为何朕属马,你属驴?"刘墉的一番话,逗得乾隆哈哈大笑。 在清代中期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是清代名臣刘墉和乾隆皇帝,这个故事被各类戏曲、评书广为流传。 在这个故事里,乾隆皇帝问刘墉年龄时,刘墉用幽默的方式回答说自己属驴。这个回答看似调侃,实际上蕴含了对自身身份的谦逊和对皇权的尊重。 民间戏曲中的刘墉往往被塑造成一个性格直率、足智多谋的形象。他常常被描述成一个身体驼背、相貌不佳但智慧过人的清官。 这些故事不仅在清代广为流传,甚至一直延续到现代。随着影视剧的不断改编,这些故事被赋予了更多戏剧性的色彩和情节。 在很多民间传说中,刘墉被描绘成一个出身贫寒的寒门学子。故事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最终考中进士,成为朝廷重臣。 这些故事还经常把刘墉塑造成和珅的对头。在这些传说中,刘墉常常与和珅斗智斗勇,成为了清官与贪官对立的典型代表。 然而,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与历史真相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真实的历史记载显示,刘墉的生平经历与这些民间传说大相径庭。 在清朝乾隆年间,刘墉家族可以说是当时最显赫的官宦世家之一。这个家族的崛起要从刘墉的高祖父刘通说起。 刘通通过寒窗苦读考中了秀才,为刘家开创了科举入仕的传统。从此以后,刘家子弟都以读书为业,一代代都出现了考中功名的秀才和进士。 到了刘墉祖父刘棨这一代,家族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那个时期,刘家同时出现了"九子登科"的盛况,整个京城都为之震惊。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更是将家族的地位推向了巅峰。他在乾隆朝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并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成为了朝廷中一品大员。 作为这样显赫家族的子弟,刘墉的仕途之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他继承了家族的读书传统,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 刘墉早期的仕途生涯大多在外地度过。他先后在多个地方任职,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 在刘墉任外地官员期间,他始终保持着家族的清廉传统。每到一地,他都以民生为重,从不以权谋私。 刘统勋去世后,按照清朝的规定,刘墉回京守孝三年。这是中国古代对于官员尽孝的重要制度。 守孝期满后,乾隆皇帝特别看重刘墉的才能和品行。他任命刘墉为内阁大学士,这是朝廷从二品的重要职位。 在朝廷中,刘墉主要负责处理政务文书和参与重大决策。作为内阁大学士,他需要每日上朝议事,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 乾隆对刘墉家族的清廉作风非常赏识。在多次上朝议事中,乾隆经常征询刘墉的意见。 在处理政务时,刘墉始终保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对朝廷的事务认真负责,从不敷衍了事。 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乾隆的信任。皇帝多次在朝堂之上表扬刘墉的为官之道。 刘墉与乾隆之间的君臣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关系既不像民间传说中那样充满戏剧性的对抗,也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 在历史记载中,刘墉始终保持着一个忠臣的本分。他既不会为了讨好皇帝而违背原则,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地位而骄傲自满。 在刘墉担任内阁大学士期间,他始终坚守着家族的清廉传统。这种清廉不仅体现在为官做事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刘墉继承了父亲刘统勋的遗训,对府中的老仆人格外照顾。在当时的规矩里,主家可以随时辞退年老的仆人,但刘家却坚持养老送终。 府中的很多仆人都是从刘统勋时期就开始服侍的。这些老仆人年事已高,干活的速度和效率都大不如前。 即便如此,刘墉也从未想过要辞退这些老人。为了维持这些老仆人的基本生活,刘墉每月都要支出不少银两。 这种情况在当时的京城是很少见的。其他官员府上的仆人都是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唯独刘府上下都是些白发苍苍的老者。 刘墉的生活也因此变得十分拮据。他每天上朝都需要坐轿,但府上的轿夫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为了不耽误上朝议事的时间,刘墉不得不比别人提前很久出门。即便生活如此不便,他也从未动过换掉这些老轿夫的念头。 刘墉府邸的状况同样反映出他的清廉作风。这座宅子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年久失修,屋顶漏雨,墙壁斑驳。 当时的内阁大学士俸禄不菲,但刘墉的俸禄大部分都用在了照顾府中老仆上。修缮房屋这样的大笔开支,他根本无力承担。 直到有一次乾隆皇帝亲自来到刘府,看到府邸如此破败不堪的状况,这才下令拨款修缮。这件事在当时的京城传为美谈。 这样的清廉作风在当时的朝廷中并不多见。很多官员都在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府邸豪华,仆人众多。 刘墉的为官之道体现了一个真正清官的品格。他不同于民间传说中那个滑稽逗趣的形象,而是一个谦逊正直的朝廷重臣。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清正廉洁。不是故意装穷,也不是刻意做作,而是真正把清廉二字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看完头,不看中间,文章无尾。
皇上属马,給皇上看门的,当然属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