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处于省两会时间。
站在两会会场大门向西望去,湖畔步道上观鸥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滇池碧波荡漾,鸥影翩跹。再远处,昆明西山横亘眼前,天朗气爽,人与山两不厌。
若登西山,总要到龙门一游。攀石登阶,百折回转,路途虽然辛苦,但登上龙门,便可俯瞰滇池和昆明主城区,上接云霄,下临绝壁,又觉得登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登龙门,看云南,要从达天阁的一副对联说起——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
一
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
2024年,云南“脚跟立稳”了吗?
1月18日,在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王予波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这样回顾2024年——
全力稳经济,连续12个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会;工业端,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新三样”势头强劲。农业端,茶叶、鲜切花、核桃、咖啡、橡胶等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旅游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叫响全国,旅居云南成为新时尚;创新开展6期“厅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认可度不断增强;中老铁路客货运量三年连增,磨憨铁路口岸创建成为我国首个经世卫组织认可的国际卫生陆港;总结推广“334”“622”等联农带农模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编外校长”“编外院长”等做法深受群众好评,深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可感可触……
总的来说,2024年,经济转型成“形”起“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云南迈好了“三年上台阶”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
二
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
报告还要求全省清醒认识到:云南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一些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凸显。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还不牢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到位、城乡区域发展仍有不少短板弱项等等。
面对困难挑战,如何克难奋进?此时,更宜“心境放平”。放平心境,绝不是“躺平”,而是知重负重、唯勤唯实,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每一步都走扎实,每一年都上台阶。
随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云南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巩固,“进”的动能持续迸发。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实现2025年的目标,报告明确了今年云南要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
统筹消费和投资,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构建符合省情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鲜明的导向、果决的力量、强大的意志推动云南在现代化产业赛道上阔步前行;
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夯实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着力增强内引外联开放功能,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
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美丽云南建设,让七彩云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云南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诗和远方”;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每一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被温暖,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在新时代很幸福、很美好;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登高望远如此,一省的工作更如此。
2025年,全省上下更需增强信心、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奋发有为,以实干实绩不断谱写更新更美的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策划:谢炜
统筹:黄佳伦张海燕
记者: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