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学校一般将科研样机完成作为课题结束的标志,而企业需要的是可以直接面向市场且具有一定性价比和竞争力的产品。”
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煤科天地上海采掘装备副总经理庄德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产学研合作等创新成果转化的实际操作中,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从科研样机到产品间的通道未有效打通,产学研合作上也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另外,实体企业的二次开发能力普遍弱于高校、科研机构,通过科研合作获得高校的科研样机后,需要付出较大创新代价,甚至数年的时间,才有可能迭代出可以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负责这个事情的科研团队可能已经交替了好几拨人,有些作为核心研发的博士生或硕士生毕业后甚至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挖走。技术开发的连续性不足且无法保证技术的保密性,企业主动开展校企合作的意愿受阻。”庄德玉说。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顺畅,是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众多困难之一。
新技术的本质是不可预测,尤其当下,更多“无人区”的基础研究突破口往往出现在交叉领域。而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产品,通常要经历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和产业化迭代等多个阶段。此外,市场培育、资金支持等挑战,都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课题。
“当前,上海正处于城市转型的重要关口。”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1月15日下午在参加浦东新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上海要“保持战略敏捷,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重要动力。”
近年来,上海正聚焦基础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为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松绑、护航。
1月16日,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介绍,2024年,上海的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都开启了“加速跑”。
“策源”方面,在沪国家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数学和交叉学科研究院、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等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布局成立。加快“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成立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建立以选题为基础的选人机制,支持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
“生态”方面,围绕创新链各环节和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构建全链条加速机制、全要素支撑体系,布局建设一批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设立并运行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从0到1”“从1到N”,上海都有哪些布局?上海将如何主攻新质生产力?
“从0到1”
创新本身,呈现复杂性。
科技创新高度依赖探索,本身不可被计划,具有偶发性、随机性的因素。而同时,科学是有一定方法的,是一种系统的、客观的、可重复的知识获取过程,它依赖于观察、实验、推理和归纳等手段来探索和理解自然世界。
前不久,上海首批“尚思探索学者”揭晓,20位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卓越创新潜力的年轻科学家入选。他们都从事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将在上海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潜心探索科研领域的“无人区”。
202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2024年,为深化基础研究的组织实施机制改革,上海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成立。这家新型科研机构致力于推动上海“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遴选资助有原创能力的科学家,支持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推动产生原创性、颠覆性科学发现;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营造独辟蹊径、勇攀高峰、潜心研究的文化生态。
在诸多不确定性中,上海探索解决一些确定的痛点。
2021年,上海推出“探索者计划”。经过4年探索,这项计划建立了一套听取企业建议、掌握产业需求、凝练科学问题、聚焦创新目标的指南编制机制,面向信息、航空、先进材料设计、高端医疗装备、合成生物学等领域,为打通共性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奠定基础。
近日,上海市科委发布两批“探索者计划”项目立项通知,参与这项计划的企业增至12家。它们中,有中国商飞、上海电气、上海核工院等研制“国之重器”的企业,也有上海合成生物产业协会等未来产业组织。这些企业与市科委联合编制项目指南,1:1为项目出资,让高校院所的科学家面向产业界提出的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表示,基础研究对科技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设立“探索者计划”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的“出题人”和“阅卷人”作用;同时,鼓励和引导更多科学家投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助力产业发展。
每个看得见的“尤里卡”时刻背后,是看不见的漫长蓄势。尽管真正的原创突破,难以被计划出来,但科研人员找到属于自己的“尤里卡时刻”,往往也是训练有素、融会贯通之后。
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基础学科的长期积累。与此同时,需要打破教育的无形壁垒,激发创造力和好奇心,鼓励创新人才的成长。
“基础研究的创新性,需要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好奇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程金华在上海两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图书馆在进行人才分析,关注全球各专业领域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引进最顶尖的华人青年学者。“能看到并分析学者发表文章的领域、数量,图书馆有这个优势。”
程金华表示,前沿科学的创新是个性化的,也很难预测。科研人才的培养,需要破除按等级进行划分的主导机制,“唯帽子”是对创新的压制。
“需求的个性化意味着,资源供给是极大丰富的、定制过程没有障碍。从教育这个层面,有很多可以努力的方向。”他表示,已有的人才培养资源就像散落的珍珠,要串起来。
“我们现在也在规划做这件事,不同的资源结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已有的图书、论文、数据资源沉淀下来,输入系统,变成体系,辅助定制化学习。未来教育就是要打破这种壁垒,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会有帮助。”程金华说。
“从1到N”
即便放眼全世界,科技成果转化都是普遍性难题。
“企业应能主导校企合作的内容、合作进度、技术方案可行性评价,甚至能选择符合要求的校方科研团队。校方应将校企合作项目的成果转化水平纳入科研团队的考核中,以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庄德玉建议,建立风险与利益相匹配的分配制度。企业和高校应能参与到项目结束后技术迭代的利益共享中,并共同承担项目风险。政府在此过程中应主要起到引导和搭平台的作用。
做好风险、收益的分配,才能有激励。
“过去,高校、科研院所和教授、科研人员之间关于职务发明的界定存在争议。从制度规则、司法保障上,要特别关注如何发挥科研人员的能动性,保护科技成果的转化价值。”上海市政协委员、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严洁红在上海两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2015年以来,我国形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2020年,中央首次将技术要素作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进行部署。2022年,《科学技术进步法》的颁布和修订为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全面的法律保障。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2020年,上海交大率先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华东师范大学也探索进行职务科技成果100%全赋权改革,鼓励老师把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到“大零号湾”,助力前沿科技成果“跨墙”走出校门,服务社会。
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投入应用,看似只有“一公里”距离,跨越这“一公里”却面临着中试放大、资金筹集、市场营销等重重阻碍。
为孵化更多面向全球的本土硬科技企业,2023年6月,上海印发《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建成不少于20家高质量孵化器,示范带动不少于200家孵化器实现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转型升级;孵化培育一批面向全球的本土硬科技企业;带动形成若干孵化集群,打造2-3个千亿级产值规模的“科创核爆点”,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企业最佳首选城市。
此外,上海正聚焦研发设计、技术转化、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加快建设一批高质量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和产投基金,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也面临诸多风险,需要法律的护航。
“要鼓励支持科研人员持续有信心地投入科研工作。有的科研人员融资时签署对赌协议,业绩不达标或未成功上市,涉及对赌回购最后可能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抵进去。法律工作者需要考虑设计保险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为科创护航,尽量规避一些风险。”严洁红说。
制度规则的创新、孵化平台产投基金的建设、法律交易框架的设计,都是科创服务。与此同时,上海也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链接各种资源。
在上海两会现场,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邵宇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所服务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也在做支持科创企业和企业家的商学院,为创业的科学家链接职业经理人、上下游供应链、风险投资、上市并购、出海布局等资源。
“大家都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行配套,为新质生产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都属于广义新质生产力的构成部件。美国的M7科技公司,很多也是耐心持续的投入,资本的供应从一级到二级源源不断。整个社会形成包容创新的氛围,构成一个生态。”
上海,未来
新质生产力,是2025年上海各区发力方向的关键词。
人工智能将是徐汇区发展的一大重点。上海市人大代表、徐汇区区长王华说,徐汇区要高水平融合“四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徐汇而言,2025年,重中之重,就是发展人工智能。”他说,2025年徐汇区将按照市、区相关人工智能政策措施,全力抓好细化分解落实。
2025年,闵行将继续做强“大零号湾”创新策源功能,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速培育具有颠覆性技术潜力的项目,加快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支持科研项目向基础研究倾斜。
大零号湾
上海市人大代表,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吴金城透露,2025年,将围绕浦东“3+6+5”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优化产业、楼宇、企业服务“三个结构”,加快模力社区、张江机器人谷、装备小镇等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尽快在“空天陆海能”装备产业、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核素药等方面撬动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制定和推进“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实施方案”,增加信息类大学和学科,加强大科学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带动效应,推动园区布局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加强研发、孵化、生产等紧密协同,梯度培育超级企业、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活跃多层次国际化互动交流,打造具有创新策源意义的“核爆点”。
张江科学城
上海市人大代表、杨浦区区长周海鹰介绍,昔日的“工业杨浦”如今正向“数字杨浦”加速蝶变,“数字经济”正成为杨浦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源。近年来,杨浦区已集聚抖音、美团、B站、叠纸等数字经济企业8000多家,税收贡献占比超40%。数字经济首次成为杨浦贡献度最大的产业。2024年1到11月份,数字经济的代表性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3.6%,规模达到2908亿元,约占全市五分之一。
杨浦操刀的一场存量工业用地转型的“变身秀”——互联宝地
周海鹰表示,智能制造方面,杨浦主动布局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类脑智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孵化培育集“研发中心+运营总部+母工厂”于一体的新型工业企业,不断提高“含新量”“含绿量”。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上海将围绕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研究布局。深化张江高新区、“大零号湾”等创新载体建设,发展高质量孵化器,着力培育硬科技企业。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将深入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海洋装备、空间信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需要资本、人才、政策、技术这些生产要素及优势资源的匹配。严洁红表示,希望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续性。对国有资本的投资回报要求,也要容许存在一定比例的亏损,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考核。“国资作为主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加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投资,制度设计上做一些容错安排,完善金融服务科创企业的制度。”
严洁红认为,上海走在全国前列,有足够多的大平台和大公司,制度政策也要超前考虑,去引领科技创新的发展。“在知识产权方面,要保护创新、鼓励创新。法律工作者不是仅仅研究法律文本,而是要真正参与到项目的前期战略规划中,做交易框架设计。”
价值评估方面,对专利技术价值的评估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如果对某一项技术,市场上找不到对标价值的话,可能会错判,接受转让之后发现是已经淘汰或即将淘汰的技术。因此要加快完善跨境知识产权交易的法律规则流程,完善和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体系。”
邵宇认为,上海未来可以寻找开放和创新的结合点。“将城市的制造能力和原创精神相结合,培育社会的创新精神。上海的发力点多,构建人才、教育、科技、产业、金融的纽带,塑造更利于创新开放的生产关系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