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西方列强最后全不行了? 因为经济学并不成熟。《资本论》的一重大论述是揭露了市场经济的BUG:如果钱都被有钱人赚走了,穷人没钱/没时间消费了,那么消费端的萎靡就会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地运作起来。 所有的现代政府一大重要工作就是给这个漏洞打补丁,只是大家的方法和哲学思想不同罢了。 这也是现代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最大不同(根本不是很多神神乱定义的田园自由派,这个世界就不存在神神的田目自由派,这个有机会再说)。 美国的打补丁方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有效的,但是现在不行了:量化宽松,刺激消费,刺激企业,产业转型,以资本和企业为导向解决危机。 美国打补丁的方法就是印钱,印钱了大家就消费,消费了需求端就提振,提振了企业就会出于生存压力等因素赶紧创新,创新了就有新的产业来解决当下的金融危机。(不过目前生成式Al的创新就很尬,生成式AI在产业链上只能算是创新的催化剂,效率提升工具,而不是创新本身,和互联网的创新有本质区别,这个有机会再唠)大家记得疫情期间美国直接把印出来的钱打到许多公民的银行卡上么? 这就是人家的方法论,刺激消费。 但刺激消费的最终目的是刺激创新,如果产业升级般的创新到来不了,那么刺激消费也只能是在推迟危机。 但是美国现在党争把这个刺激创新的方法论的基础之一“人才供应”给直接玩弱了。 你得先有人才才有创新啊。(这其实是很多人忽视的一点)民主党的奥巴马为首的政治集团为了选票大搞LGBTQ,挤压正常教育资源。 结果常青藤高等学府还得给Q供应几个学位才行。初中生小学生还得教学“如何认识奇妙的性别”,把正常的通识课程给挤压掉了。这些都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共和党就更激进了,直接对移民政策下手,红脖子搞民粹,问题是美国多少高端产业的人才就是“外族人才”造就的?硅谷的几个CEO是传统昂撒老白? 人才供应没以前强创新自然式微。本土培养的人才减少,其他国家的人才又担心会被排挤。 大家创新的问题没解决都在被政治正确训练,这当然会有问题。另一个方法论的基础之一是石油美元,保证美元在全球的流通性,降低印钱对本国的影响力,石油美元的基础之一是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当然,这个只要是客观会看新闻的人都知道美国现在在中东的影响力大不如从前了,这个基石也式微。 美国至少提出了一套相对复杂并且过去有效的方法。在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世界全都没有办法很好地调和这个问题。 诸如大英搞帝国主义,靠市场(资本要素)扩张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世界的基础原理就是东西太大了容易从内部溃烂,比如刚体太大了超过了材料的承受极限就会分裂,所以英国的这套方法论玩不转。 德国的方法论是当鸵鸟,直接成立一个派别去当和事佬调和工人阶级和资本阶级的矛盾,当然问题是不可能不存在的,逃避内部问题就要面临外部问题;法国的方法论是在非洲搞资源飞地(意义上而非地理上),获取能源和劳动力,但这本来就属于 是给自己的势力范围划分了一等公民(法国本土)+二等公民(非洲飞地),那就要面临二等公民不服气的矛盾。 苏联为啥倒闭?因为苏联的解决方案是直接不走市场经济了,直接走计划经济。但是这套系统的BUG更多,并且没人趟过这趟坑。 在学术上,计划经济并不是完全不可行的,当年甚至现在都还有人讨论其可行性,只能说这个领域没特别多的人研究所以BUG多,所以生产落地要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苏联后期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是外汇式微导致的(能源出口被美国+中东打价格战了),这是个纯市场经济战场,非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理论应对不了这个问题,需要打补丁。 苏联有毅力去解决倒好,因为理论上计划经济确实是可行的,只是路很艰难,慢慢走就好了。结果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改革派对现有系统计划经济的解决方案竟然是重装一个市场经济的系统(其实还是被修正主义绑架了,着急证明体制优秀,不夯实一点慢慢解决问题)。这能行吗? 再来说隔壁小岛国失落的30年怎么解决的吧。小岛国没有货币主权,只能以稳定社会为导向,因为一直在维稳,所以社会表现的死气沉沉的。 经济危机出现后维稳的手段有2大重要的,其一有农商社保证基础的食物供应,至少政府手段干预不要出现“牛奶倒了都不给人喝”的现象。 其次是学徒制工作生态基本是保证员工稳定终生到退休的,至少保证你有工资可以拿,一干就能稳定到退休。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一个家庭单位至少有一个铁饭碗,然后至少保证能供应没饭吃的人能活下去。